当地动山摇,群众潮水般撤离的时刻,有一群人像战士一样,咬着牙向震中突进。他们的名字叫——记者。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迅即兵分16路挺进灾区,总社和分社一百多名记者冲锋在灾区一线,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向中国和世界发出了消息,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下了中国人民在灾害面前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

  正像一位新华社记者在手记中写道的:“灾难中的感悟是一部心灵大书”。这些为亿万读者看和听的人们,在这场灾难的最前线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细细品读这一份份冒着生命危险写下的手记,和他们一起感悟……

   以下是部分新华社一线记者的手记。

5.13-5.23:新华社前指的十一个日日夜夜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截至6月15日,共造成86597人死亡和失踪,88个县2792万人严重受灾,富庶的"天府之国"转瞬间遍地疮痍,无数个家庭生离死别。【详细】
徐壮志:向世界发出震后汶川的第一组照片
  已经关上机舱的直升机门再度拉开,给我了一个登上飞机的机会,恰好身着空军军服的我,也许唤起了陆航飞行员们昔日在空军飞行时的情感,给了我登上飞机的宽容。 【详细】
新华社记者徐壮志传回汶川县城首张图片
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
平安纸条与感谢电话
人武部长袁仕聪放弃亲人救群众感人至深
李柯勇:在灾难中经受洗礼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被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中心派往震中映秀,在那里呆了四天。在此次地震报道的记者中,我到前线不是最早的,坚持时间不是最长的,条件不是最艰苦的,面临的危险不是最大的。然而,这段经历给我的震撼却是前所未有的。 【详细】
在生死之间 他选择永恒--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追记
超越生命的极限--映秀虞锦华被埋150小时获救纪实
映秀:慈母千里寻亲 竟遇儿子五日生还奇迹
映秀在哪里?--一个唐山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
刘欣欣:我有一支“敢死队”
我们选择了文字记者侯大伟,摄像记者谢佼,总社派来携带海事卫星的技术人员李彤,从陆地徒步进入汶川县。他们二话没说就去准备了。在送他们出发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我知道此行太危险了。 【详细】
金小明:大难之初的新华社记者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最初24小时里,我始终被一种精神感动着,它象一块巨大的磁场,把分社所有的人员吸附在一块,没有人号召,没有人通知,采编、行政、营销三个板块的人员不少人都自发的坚守在岗位上,有的刚把惊魂未定的孩子交给外婆,有的刚把被砸伤的岳父送进医院……,办公楼的灯光彻夜通明。 【详细】
迎战震后二十四小时--汶川地震中的基层党员干部事迹回放
孙承斌:写在行进中
  大震之后的路面,到处坑坑洼洼。有的路段已裂出长缝,有的路段已完全塌方。房间大的巨石,摇摇欲坠地悬在崖边,似乎只要一声咳嗽,就会滚落而去。天气很热,满头大汗。车子忽上忽下、忽冲忽刹,颠得人两眼发花,脑袋钻心的晕。笔记本电脑在腿面上跳动,敲了半天键盘,屏幕上居然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光标都没了踪影。【详细】
胡锦涛强调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胡锦涛深入震中区汶川等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前往重灾区北川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胡锦涛湖州考察帐篷生产情况: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汪金福:感动•感慨•感悟
  “5•12”大地震发生后,我于5月13日夜从北京绕道重庆飞抵成都。此后的10个日日夜夜,我们有过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感悟。我们在前方指挥中心,虽然也很忙,有几天每天只睡两小时或者甚至通宵没睡,但同一线记者比起来,我们的辛苦实在算不得什么。记者们在一线挖掘和塑造英雄,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进,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当中。【详细】
吴锦才:新华社记者,你的名字叫勇敢
  在四川震区的每一天,我都在感动和骄傲中度过。新华社记者一直在灾区勇敢地战斗着,他们和军人一样,活跃在灾区最前线,活跃在千千万万受灾群众当中。他们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记者的勇敢品质,就意味着时刻听从职业和理想的召唤,在党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奔你的目的地。【详细】
李斌:做一个忠实的记录员
回想起过去的10多个日日夜夜,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10多天里,我跟随温总理两赴四川,履行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在这场从天而降的大灾难中,如果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那么记者的天职就是记录历史。我就是这样一个记录员,在记录的过程中,努力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现场,忠实于历史。【详细】
温家宝总理两赴灾区快讯
温家宝在汶川县映秀镇会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温家宝在四川地震震中汶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我总惦记着你"--温家宝看望地震中幸存的两名小学生
刘书云:这是一次注定改变我一生的采访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正在陕西省周至县下乡。那一刻,我正坐在车上过一个小镇子,突然发现街道上莫明其妙地涌出了许多人。职业的敏感使我停下车: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了你没感觉吗!我的确一点感觉都没有。很快,收到一条新华短信: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地震。我不知道汶川这个地方,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四川的什么方位。感觉上离我十分遥远。那会儿,我也不知道,地震会对灾区群众带来多大灾难。 【详细】
北川县党员干部忍住悲痛和伤痛全力抗震救灾
新华视点:还原地震前后北川中学教师群体
四川北川县陈家坝乡陈家坝小学师生惊险逃生记
书声又琅琅,废墟上站起希望
陈俊:地震灾区的新华人,加油!
  眼下,抗震救灾仍处于关键时期,回到兰州稍事休整的新华人已经陆续再赴灾区,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当人们在为四川、汶川呼喊“加油”的时候,让我们也由衷地呼喊:“地震灾区的新华人,加油!”【详细】
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夏收工作全面展开
“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蒋作平:用生命和忠诚换来的感动
5月1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四川分社立即启示应急预案,三位社领导亲自坐阵指挥,通宵达旦工作。所有采编人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用生命和忠诚换来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感动。 【详细】
伍皓:回顾堰塞湖抢险报道的20个日夜
  灾难突如其来。新华社记者听从人民的召唤而来。我们,一群忠贞的新闻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艰苦卓绝和重重危险面前,就是这样义无返顾地冲锋、冲锋着!【详细】
特写:灾难过后,绵阳一夜“醒”来
新华视点: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排险出现重大转折 堰塞湖水位将下降
新华视点:新华社记者唐家山堰塞湖采访见闻
黎大东地震采访经历小记:雨还在不停地下
汶川地震17天过去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前方指挥部的不少工作人员已经是第三批轮换上阵。我还牢牢钉在这里。 在现场采访了一天之后,我被绑上了这架特殊的战车――报道国务院指挥部和在这里的中央领导人。 【详细】
温家宝看望受灾群众 要求尽快解决地震灾区突出问题
大地无情人有情--都江堰社会各界雨夜抢救伤员实录
德阳灾区抢险:危难时刻 党员干部撑起群众一片天
汶川地震造成地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位移4米多
孙闻:震区九纪
  512大地震当天,作为总社派到灾区的第一批记者,我和同事搭乘空军运输机,随中国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总队奔赴地震灾区,先后在都江堰聚源镇、德阳汉旺镇、汶川映秀镇等地采访。其间余震不断,我的心灵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震撼,一次又一次历练!【详细】
快!快!快!目击震后大动员
生死时速六小时:聚源中学被困学生高银营救记
德阳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
一条通往灾区的空中生命线
高川:前指的电话记录
  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即“前指”,是我在四川的十三天里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在那里,接听电话是我的主要任务之一。每天,各路记者会打电话来沟通情况,通过和他们对话,我和记者们一起感受新闻现场,一起体会采访的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现在回头看当时的电话记录,一些难忘的片断便跳入眼前。【详细】
李紫恒:一次超越生死极限的“战地”采访
  12小时以后,在夏林副总编直接指挥和前指专门派出的编辑、记者火线接应配合下,新华社很快便发出了失事直升机现场的独家照片,通过网络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轰动,并先后被200多家媒体竞相刊发转载,这一切都凝聚着前指领导们以及抢险报道组所有同志的心血与汗水。【详细】
青岛相关企业加紧抗震救灾物资生产与供应
青岛积极开展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援建工作

三角翼飞行器搜寻失事直升机
军民同心 共建家园
叶锋:向现场挺进——在映秀亲历失事直升机搜救
  尤其是10日,直升机失事被正式找到以后,我目击了现场决策的全过程,并和李紫恒、李尕、赵叶苹、杨孟曦等4位同事 一起,跟随部队上山,徒步赶赴直升机失事地点。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采访,其中的收获和遗憾都将成为记者生涯中的宝贵财富。【详细】
“一定要把他们接回家!”—接送直升机遇难人员行动纪实
救灾失事直升机黑匣子在深山峡谷中找到
记者亲历映秀一天:顽强生命力穿透震中废墟
映秀的饭 百般味
李刚:用真情传播真相
  准确地说,是新华社5月12日下午3点播发的一条四川地震快讯把我送到了灾区,18个小时后我蹲在北川中学的废墟前哭泣的时候,灾难本身对我心理造成的伤害才刚刚开始,从这一刻起,我的内心在矛盾和无奈中没有一秒钟停止过挣扎。【详细】
英雄!让我们看清你的脸庞
特写:陆航团长驾直升机钻3道高压线营救被困人员
救灾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家属等待遗体归来
本网直升机上独家采访最后撤离堰塞湖的葛振峰上将
熊争艳:灾区,hope rises!
  地动山摇那刻,我刚结束在美国的留学,正从洛杉矶飞回北京。而等我入川时,已是震后第34天。我没赶上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没看到太多惨烈的景象,除了在一所小学采访时恸哭过,更多时候,我是被川人擦干眼泪、重建家园的行动所鼓舞,是被川人不屈、豁达和向上的精神所折服。【详细】
震区百万受灾群众再就业 难在哪里?
“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赖斯访问四川地震灾区侧记
来自震区的“三孤”报告
五大变化折射震区“新生”
董佳:地震"满月"后的记忆
生死大救援结束了,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了,失事飞机找到了,此时,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有1个多月的时间了。灾后重建正在进行,也是我们报道的重头戏,但各大媒体直播不间断地报道各行业的复苏情况,让我一时间在有限的思路里实在找不到新的切入点。带着疑惑,带着不安,6月15日,作为新华社抗震救灾前方报道组的第四批记者,我们踏上了飞往成都的国航C4114航班。【详细】
首批131个会文化活动室在灾区安置点陆续投入使用
什邡对灾后重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戴劲松:难忘震区采访“最长的一天”
  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映秀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5月24日晚,在我前往成都双流机场的路上,陪我一起上映秀的四川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副主任龙志明打来电话:“兄弟,咱们可是生死之交哦,以后一定要来四川看看……”我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会的,我会来的,而且一定还要去看看重建后的映秀!【详细】
难忘震区采访“最长的一天”
一个废墟中九个生命奇迹的坚强宣言
马元江:被埋179个小时奇迹生还
一名共产党员的艰难选择
杨三军:我的震后24小时
  "大地震!"剧烈的震波让我感到,这次与以往完全不同!"快,马上向总社快讯值班室报告。"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我掏出手机向北京拨打电话,电话不通。我跌跌撞撞地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办公电话。还好,内线能打通:"快讯组吗?成都发生强烈地震了!" "情况怎么样?""震感非常强烈,办公室的饮水机倒了,书柜里的书也'倒'出来了!"【详细】
"虽然我们遭了灾,但这个儿童节我却感到特别幸福!"
四川全面完成重灾区受损基层党组织及政权组织恢复重建
记四川省汉源县富林初级中学教师包世贵
中国努力抚慰地震灾区父母“丧子之痛”
袁韵:让我们含着泪微笑前行
  十天,人生中短短的一瞬,却将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十天,奔波辗转在地震灾区,每一天都被当成两、三天来过,每一顿饭都被当作最后一顿饭来吃,余震来袭时依然埋头工作,夜色笼罩时依然在直播车上忙碌,或是奔驰在灾区的道路上。十天,在那片颤抖的大地上,感动了,震撼了,流泪了,微笑了。人性的善与美、刚与强,在灾难中迸发出异样的光芒,此后的岁月里,会一直照耀着我的心灵。【详细】
新华网直播车:抗震救灾现场报道
实时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展和人员撤离
过灾难更加坚强:实录灾区孩子地震后的第一个儿童节
记录灾区群众重拾信心再建家园
谢佼:强震中的音像记忆
  在我出征时她柔情似水地给我水和干粮,而余震中她担惊受怕时我却不在身旁。这算不算记者职业的悲哀?我们冒死冲上第一线,浑不把生死当回事,却容易遗忘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一个娇弱的女子需要我们的肩膀。使命让我们坚强,什么让她们坚强?谨向所有参与地震报道新华社记者的家人致敬!
【详细】
进军震源地:新华社记者映秀历险记
青川发生6.4级余震 后山裂缝地带暂无垮塌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地震中心区映秀镇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5•12”地震大救援目击记
齐中熙:采访没有结束的时候
  来到灾区,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求战”心态,想尽快奔赴灾区,尽快赶到受灾最严重的一线。虽然在绵阳市区,地震的影响并不是那么严重,但当看到一百余辆救护车呼啸着进入绵阳火车站,一个个从周边乡镇送来的伤员被抬出来时,心灵还是受到震撼。他们中间有年迈的老人,也有花季少年。特别是看到一个左小腿截肢的小姑娘,正拿着手机在玩,看到我还笑了笑,心里很是酸楚。 【详细】
记者调查:地震周边城市物价未出现明显上涨
成都北站十昼夜
绵阳部署三种撤离方案应对唐家山堰塞湖险情
紧张、有序、镇定——绵阳疏散群众动员大会目击记
孙铁翔:在战斗中成长
  作为一名到参编部工作不满一年、正在陕西分社锻炼的年轻记者,我能够参与汶川地震报道,体验到别人难以经历的血与泪、生与死的考验,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深深的责任,但作为抗震救灾的一线见证者,看到被涂炭的城镇和乡村,我感到无限的悲伤和痛惜,也切身体会到一名新华社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详细】
陕西开通劳动保障救灾“绿色通道”
四川北川县陈家坝乡陈家坝小学师生惊险逃生记
北川地震灾区见闻 为了抢救山坳里的那些孩子们
四川地震灾区首趟运送伤员的专列离开绵阳前往重庆
江毅:我在现场!
  聚源中学是我们第一个知道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赶到学校时,我们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教学楼只剩下孤零零的半幢,两边已经完全坍塌。现场已经展开了紧张的抢险救援,周围挤满了哭喊的家长。我拉住一位满脸是汗的警察询问,他告诉我:我们也才来一个多小时,现在被埋多少人不清,伤亡学生不清,现在得争分夺秒地救人。我们立即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我们看到、听到的一切。【详细】
心理辅导:用温情融化悲伤[组图]
灾区的晚餐[组图]
灾难与希望[组图]
四川地震灾区首趟运送伤员的专列离开绵阳前往重庆
刘大江:穿越死亡线的阳光
  作为最早进入北川重灾区并向全世界发出现场报道的记者,我与新华社四川分社其他3名同事见证了这一切。我同时又是在北川重灾区坚持战斗时间最长的新华社记者(由于新华社四川分社领导的快速反应,我还获得另外两项第一:最早向全世界播发重灾区伤亡的现场报道,最早进入重灾区都江堰与绵竹并播发现场报道),整整12个昼夜,充满死亡的危险,不仅是灵与肉的痛苦挣扎,更是灵与肉的彻底洗礼。【详细】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地震灾区显神威
安县矿工彭国华被埋170小时获救纪实
特写:一场特殊的救人场面——救人者被救
照耀重灾区的灿烂阳光——北川大地震搜救目击
邹陈东:每一天,都在感受坚强
  灾区采访的每一天都在感动,每一天更强烈地感受着灾区人都有的那份坚强...受灾群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就是:“谢谢你的帮助,有政府帮助,我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朴实的话语,我看到了他们的坚强:虽然家没了,但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坚强而有尊严地活着,这就是灾区所有人的形象。【详细】
映秀,再度成为“震中”
递给受灾群众的援助之手 各地企业帮助受灾群众就业记事
书包,承载希望和梦想
撤离,确保万无一失
顾瑞珍:生存的意志
6月18日晚上,新华社前方指挥部召唤我立即赶到灾区,接到命令的第二天一早,我就登上了去四川的飞机。在地震发生40天多天后,这片土地上依然充满着太多的感动。悲伤仍在,但看到的更多是从废墟上崛起的力量和迎接新生活的希望。【详细】
难忘废墟中那抹鲜艳
听到生命信号那一刻
对口支援实现“无缝对接” 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文联艺术家参观中国抗震救灾大型图片展素描
徐扬:回望青川—献给可爱、可敬、心疼的人们
  10日是来到川北重灾区青川的第七天,接到命令我要转战其他灾点继续采访。车行驶在崎岖不堪、到处是崩塌的山路上,回望这座历经苦难的城市,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浮现。谨以此文献给仍在坚守在青川,那些最可爱、最可敬、最心疼的人们。【详细】
千张鸡毛信——青川县委书记讲述通讯中断的30小时
端午访木鱼:一座中学身上慢慢愈合的伤口
看得见 站得出 挺得住--感受青川基层党组织的坚韧与顽强
迎战震后最大降雨——青川6千余名受灾群众转移侧记
任力波:经历感动 履行责任 见证希望
  回想起在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心情始终难以平复。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浮现在眼前,最默默无闻的他,给我无数的感动;一个个期盼的眼神在催促我奋笔疾书,最放心不下的人,让我更加理解新华社记者担负的责任;一幕幕团结、坚强的画面,最得以安慰的事,使我在大地的哭泣中看到升起的希望。新华社记者,每一天,都在经历感动、履行责任、见证希望。【详细】
德阳市委书记: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打赢抗震救灾战役
东汽,在废墟中进取
特写:“紫荆花”在这里绽放
“你的坚强就是我最后的渴望”
任珂:废墟上的希望
  大自然是那么的无情,再一次降灾于此地,摧残这个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地方。四川,我的家乡,天府之国,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天灾!时隔不到一个月我再次踏上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在灾区近半个月时间里,我看到了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痛苦,看到了死里逃生后的喜悦,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关爱,也看到了人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的乐观和坚强!【详细】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这是救援经历中最感动的一次
特写:唱不完的山歌
特写:“帐篷社区”的一夜
朴素的爱 坚强地活——聚源受灾百姓捐粮记
周英峰:在爱与被爱中感受伟大
  作为第二批参加抗震救灾报道的新华社记者,从四川回到北京已有几天了,但灾区那些爱与被爱的场景,依然不时涌现在脑海里,让人愈发感受到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伟大之处。【详细】
特写:溢满深情的茂县小城
无数双手汇成爱的海洋
把“受伤的心”及时修复——茂县灾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见闻
"有11个娃娃出生在这里"--四川茂县灾区"帐篷医院"见闻
朱国亮:走走灾区的路 就知道救灾有多难
在灾区采访的这段时间,路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崎岖难行,危险重重,只要在灾区的路上走一走,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次地震救援、救灾有多难。【详细】
陇之南的不屈抗争--甘肃干部群众抗震救灾纪实
灾后巡护中断 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情况不明
一辈子都不忘 香喷喷的饭菜 浓浓的巾帼情
藏乡喇嘛:尽我所能 表点心意
宋常青:感受人性的光辉
从灾区返回后方已经1个星期,生活又进入了往日的轨道。相信在以后擦肩而过时,很多帮助与被帮助的人可能并不会认出对方,但面对天灾时心里获得的那份真诚与感动的美好,将永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难以磨灭。【详细】
新华时评:孩子,你要记住
陇之南的不屈抗争--甘肃干部群众抗震救灾纪实
一声保重从未如此让人感动
罕见的灾 无垠的爱——甘肃省文县抗震救灾纪实
杨金志、徐宜军、陈凯:孩子们没你想像的脆弱
确实,灾区的孩子需要悉心照顾,需要心理疏导,但是他们并没有外面一些人想像的那样悲痛欲绝,那样不知所措。如果我们充分相信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不偏不倚地看到,他们不乏坚强和乐观。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理解与倾听。【详细】
四川灾区“孤儿”不孤
灾民安置点有了“家委会”
“映秀的基层组织没有被震垮!”——专访映秀镇镇长蒋青林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通往乡镇的公路已抢通94%
张东波:灾难的日子里,我收获着感动……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因为穿了一身军装,也就多了一层特殊的感受。在汶川灾区采访的日子里,因为我是军人,也就拥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情感经历——那是灾区人民对子弟兵的信任和一往情深。这,给了我无尽的感动,让我一次次收获着感动…… 【详细】
武警四川总队北川县中队33名官兵抗震救灾纪实
一位武警少校妻子催人泪下短信引出撼人心魄故事
武警四川总队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抗震救灾纪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汶川废墟上升起侧记
刘红灿:这次,我想放弃自己的责任
  在灾区采访,我们每天都会被感动,会在泪眼婆娑中采访、写稿,触动我们的不是灾难,不是痛苦,是人在灾难面前闪现的人性的光芒。简而言之,这也许是出于人类求生的本能。在绵竹市汉旺镇,有一座大钟,时间永远定格在了地震那一刻——14点28分,被称作“地震钟”。在灾区许多人的心目中,也有一座这样的钟,永远铭刻着灾难来临时的恐慌、灾难逝去后的空茫。【详细】
帐篷学校:院士为中学生上“安心”一课
闻报师生都平安,这位校长哭了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抗震救灾中的公安消防部队:我们对得起老百姓
李宣良:敬礼,向着天空……
  尽管心中早有一丝预感,但当噩耗传来时,还是觉得太过突然。 5月31日晚11点,当得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直升机失踪的消息时,我顿时懵住了。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汇处的崇山峻岭中,直升机失去与地面的联系,意味着什么…… 【详细】
飞向灾区
汶川县地震幸存者讲述逃生经历 解放军来了就不怕
四川地震灾区灾情最新图片[组图]
被困216小时35岁女工获救 无严重外伤体征良好
侯大伟 徐博 谢佼 李彤:映秀历险记
  新华社四川分社果断成立由分社记者侯大伟、谢佼、总社技术人员李彤组成的进军震源地的“采访敢死队”。5月14日,经过两次冲锋,我们这支“敢死队”终于和途中巧遇的总社记者徐博一起,成功翻越危险重重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路段,成为第一支登陆汶川地震震源地映秀的媒体记者。【详细】
侯大伟:愿大难余生的玫瑰永远绽放
在映秀镇,我们边采访边自救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地震中心区映秀镇目击记
汶川地震核心区正在紧张抢险 现场遇到不少困难
苑坚 刘海 叶建平:我们也是“突击队”
  5月12日13时左右,正在成都市区内采访的我们,先后赶回还在余震中颤抖的分社13楼办公室。震中在汶川——分社副社长金小明立即安排我们作为第一梯队向汶川方向进发。 一个小时后,我们兵分两路先后抵达都江堰,立即投入采访,并和其他同事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至汶川的公路已阻断、都江堰市区灾情、聚源中学垮塌的消息。【详细】
地震重灾区最可爱的人[组图]
新华社记者陆空两路进入绵竹重灾区金花镇
记四川什邡市红白中心学校舍生忘死的教师群体
新华调查:“地震让我们成了一家人”
王建华:“早一点到达,多一分希望!”
  在向灾区运送紧急救援物资的行动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早一点到达,多一分希望!对于采访此次汶川大地震的记者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同样也是摄影记者进行现场采访的“黄金”时段,因为在这样的一个时间内,最有可能拍出来打动人心的画面。当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谁能第一个冲到现场,无疑是各大竞争的焦点。【详细】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后的重灾区汉旺镇[组图]
保障尖兵[组图]
李连杰在成都参加赈灾活动[图]
我为子弟兵烧壶水[图]
程云杰:铭记这里的坚强与希望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的这句名言随着《老人与海》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四川震区,无需任何文字的雕琢与文学上的升华,同样的震撼和感动就蕴藏在普通人中间。【详细】
特写:走进四川广元棚户区
震灾不改中国经济大势 但不确定因素增加
灾后重建:更多留守儿童守望着
青川公路生命线上的铁骨柔情
肖春飞:川人何其不屈!
在大地震发生之前,我到过四川很多次,此次大地震受灾惨烈的都江堰-映秀-卧龙-汶川-茂县一线,我都曾经路过,并为沿途美景而心醉神迷。我没想到会在这样一种情形下重返四川:在大地震后,在我深爱的四川变得满目疮痍之时。【详细】
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把亡妻绑在背上载她回家
唐家山堰塞湖警报解除 我们回家![组图]
女书记的终生遗憾
特写:灾难过后,绵阳一夜“醒”来
蒙春音:每一天,心都塞得满满的
  回到重庆的我,仍然每时每刻地关注着灾区一线记者的报道,关注着新华网直播车每天的行踪,想念直播车上每一位战友们。此时此刻,在我肩上背负了十多天的采访包正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桌旁,里面的东西我一件未从取出,因为我的心里早已悄然决定,只要有需要随时准备背起它再赴灾区前线。【详细】
直播车走进济南军区抗震救灾现场 直击部队救灾重建行动
新华网一线报道:绵阳涪城区青义镇撤离演习
唐家山堰塞湖告急 直播车目击绵阳龙门镇准备撤离
新华网直播车直击绵阳机场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行动
冯冰:回首唐家山
“冯兄,我们连续干了三天四夜,唐家山出水口段导流槽改道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现在过流效果非常好。”6月10日6时多,我收到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三支队士官曹承甫的短信。小曹所在的部队本来已于6月1日完成导流槽施工后撤离唐家山,却又在6日接到紧急命令火速返回,在坝体上开挖一条分流槽。 【详细】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广元市利州区灾后重建见闻
记唐家山抢险中的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三支队
北京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帐篷学校为学生义诊
绵阳市有序组织疏散 市民情绪稳定
傅丕毅:梦回巴蜀
  在摆满了孩子遗像的废墟上,一位妇女正在执着地寻找着孩子的笔记本;在北川,一位年轻的女子带着幼儿在废墟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在汉旺镇、在聚源镇、在曲山镇、在金山镇,在我到过的巴蜀大地上,一个县、一个镇的被肆虐的地魔彻底荡平,留给人们的只是一堆堆废墟,无数妻子失去了丈夫,无数孩子失去了父母,无数本应享有幸福的人们折断了生活的翅膀……【详细】
特写:“紫荆花”在这里绽放
外省援助首所临时希望小学开课
再次挺进北川!--新华社记者北川重点防疫区见闻
地震重灾区医疗废弃物处理正有序高效进行
孟娜:把这里的坚强和爱告诉世界
走进汶川、走进绵阳、德阳、成都的大部分受灾乡镇……,行走在灾区的14个日夜里,我领略了“两山合并、河流消失”的悲怆,人们失去家人、失去家园的苦痛,然而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们面对灾难的坚强和汇聚到灾区的,来自全国人民的爱。用自己的笔把这样的坚强和爱传递给海外的读者是我此行的使命。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受灾群众安置,防止次生灾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各项工作千头万绪。 【详细】
九洲体育馆的儿童节
志愿者:中国公民意识的崛起
四川地震灾区海外救援物资发送大追踪
一切为了生命——中国对数千名地震伤员进行转移救治
南辰:我们的内心永不“换防”
  回忆在灾区的十五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有流泪的冲动,每一天都感到记者的职责沉甸甸压在肩头。
  我想,与很多去震区一线采访过的记者一样,北川、映秀、聚源、彭州等地名将会像磁铁一样吸引我们余生的视线、关爱和追踪。尽管我们已经撤到距离震区上千公里之外的北京,但在我们的内心,承担的报道职责永远不会“换防”。【详细】
军民互助大搜救
特写:“紫荆花”在这里绽放
“你的坚强就是我最后的渴望”
再次挺进北川!--新华社记者北川重点防疫区见闻
谭飞:不能忘却大山里那些平凡身影
地震后,失去与外界联系的深山里的人们,怎样度过那一段艰难的日子呢?在连续数日对陇南山区重灾村进行采访后,我们才找到了答案。
这些人的故事并不感天动地,但正是这些大山深处的平凡身影,在大灾中支撑起希望,在困难面前挺直了脊梁。【详细】
陇南地震灾区见闻:山区灾后自救 百姓挺直脊梁
国土资源部将从技术和土地规划方面支持甘肃灾区重建
甘肃对地震灾区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解救“孤城”打通甘川通道
郭威:在最危险处坚守
6月1日18时许,当天最后一架米-17军用直升机离开唐家山堰塞湖坝顶。这个一度有成百上千人抢险的地方,此时只有14个人留守。当晚,在大部队撤离后的第一夜,除了无法运走的物资和设备外,陪伴这14个人的还会有什么?【详细】
唐家山堰塞湖空中抢险纪实
新华视点:目击唐家山堰塞湖紧急抢险
空中通道26日打通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提速
大批人员、物资和机械被直升机运至堰塞湖坝顶
李惠子:大自然面前,人的脆弱与坚强
  当我们翻越4000多米的雪山,在崇山峻岭间驱车跋涉1000多公里,奔赴最远的地震灾区时,我慨叹大山儿女的不易。无论是藏族、羌族还是汉族人民都要背着沉沉的箩筐,承载着艰辛与坚强,往来于生活与梦想。【详细】
阿坝州中学的“千人铺盖”
英雄谱:为了25名旅客,他失去左腿
特写:奔赴灾区路上的5种眼神
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等草地县未受汶川地震影响
刘海:震撼下的思考 忙碌中的探索
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首批进入灾区的记者,十个日日夜夜的所见所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撼,更是心灵的一次洗礼。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时,我们有冲动,但新闻报道更需要冷静的思考,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下把握节奏突出重点。
【详细】
追记成都市大邑县雾山乡虾口村原村支书刘全福
新华调查:“地震让我们成了一家人”
四川绵竹灾区心理危机干预实录
一名“孤岛”幸存导游的灾区日记
查春明直击灾区10昼夜:一次生与死的人生洗礼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突发性新闻事件,刻不容缓。 13日上午,我立即到总社找军分社领导请战,并领到了海事卫星和发稿手机,做好了出发前的必要准备。 乘军用飞机去灾区,是最佳选择。 【详细】
"有困难找我们"海军陆战队救灾热线电话服务农户
[现场]海军陆战队营救断粮6昼夜群众组图实录
生死接力大营救[组图]
灾区“生命之鹰”[组图]
[采访手记]白瑞雪:含泪故乡行
  到了灾区才知道,无论事先有了怎样的心理准备,在直面灾难时,这些准备都是远远不够的。我的第一站是什邡蓥华中学,那时,那里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黄色的尸体袋排成几排,祭奠小孩的鞭炮声从早响到晚。那个晚上,睡在距离尸体10米远的地方,我的后背透凉透凉的,第二天就发烧了。【详细】
记者手记:汶川将成为一代孩子的集体记忆
24岁空降兵某部士官身患绝症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天使的心--记奋战在灾区救治一线的79岁院士卢世璧
记者手记:垃圾堆上的发稿中心和天下最好吃的苹果
崔静:追记在灾区的7天7夜
  5月20日正午12时,汶川地震抢救进入第9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往北京的CA1406航班已关闭舱门准备起飞,却被告知因需要为抗震救灾的救援专机让行,而不得不原地待飞2小时以上。空姐用抱歉的口吻向乘客播报了这一讯息,没有人发出一丝抱怨,人们安静地等待,冀望着救灾物资能够迅即运往灾区,快些,再快些。【详细】
感受余震
灾区孩子的哀悼
25份火线入党申请书
红艳艳的团旗,在灾民安置点迎风飘扬
张严平:灾难中的感悟是一部心灵大书
  难以忘记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的话,这个在废墟中被掩埋3天后获救的人出来后发自内心地感悟:“一生一死,使我对当官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当官,就得为人民服务,那样的官才叫官。” 【详细】
每一朵花都是你生命的守望
新华时评:阳光下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
张丽娜:我在北川当了一回志愿者
  5月17日,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过去,但在废墟中搜救生存者的行动,仍在继续中。16日,我参与了一场生死救援,成功救出了一位在废墟中被埋近96个小时的女护士。在这场救援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自发前来的志愿者们。【详细】
29位亲人失去 千百名群众得救
让受灾群众尽快有一个“家”
爱战胜死亡 安县一矿工被埋170小时获救
安县矿工彭国华被埋170小时获救纪实
蔡国兆:生命的悲歌与奇迹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和新华社总社记者李柯勇于5月16日赶赴震中映秀镇。
  翻山越岭去寻亲的男孩、急行军的救援部队、泥石流上的沿江险道、废墟间的白蝴蝶……从成都经都江堰再沿岷江北行至映秀,一路过去,劫难中的所见所闻令我终身难忘。 【详细】
抗震救灾动魄一刻:此刻,他愿意听到虞锦华的声音
守候生命线 守候灾区的明天--记大地震中的交警们
新华视点:目击唐家山堰塞湖紧急抢险
1800名突击队携带炸药徒步赶赴堰塞湖堰顶
李杰:亲历震后两大报道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先后两次奔赴四川灾区采访,20多天里我走访过绵阳最大灾区群众安置点、报道过伤员救治和转运、追踪救灾物资发放、探访最大中外合作野战医院、与灾区孩子共度“六一”……但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和失事直升机的搜救。 【详细】
灾区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武警水电部队徒步向唐家山进发
董素玉:难忘“空城”里的感动与坚守
  从6月4日按照新华社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奔赴绵阳,到13日接到新的采访任务离开,记者在绵阳整整驻守了十天。

  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自古就有“蜀道明珠” “富乐之乡”的美誉,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然而,6月4日,当记者乘车行驶在绵阳街头,看到的几乎是一座空城。这座刚刚遭受了8.0级大地震的城市,正在面对近2.5亿立方米堰塞湖的灭顶之灾。 【详细】
苦难是所课堂——写给震后一个月的北川中学
一份救灾物资捐赠登记表带来的启示
唐家山堰塞湖险情解除 24万多疏散群众可回家
感受决战前夜:绵阳市民平静应对
王洋、唐召明:危难之城的儿女们
回到成都,走在祥和繁华的街道上,我们不禁想起了汶川县城。尽管连接外部世界的道路不断被泥石流冲垮,周围的山体随时可能坍塌,不屈的人们仍在坚守这座大山深处孤独的危难之城。 【详细】
废墟里长出绿色——走进封城28天后的北川
人民不会忘记:直升机失事中的3名英雄民警
汶川对5万群众进行紧急避险安置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架起生命天梯的藏族汉子--记汶川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任纯福
蔺以光:我在汶川映秀的24小时
这次到四川之前,我原本认为自己以前跑过很多地方,驻外期间采访了黎以战争以及在云南分社工作时多次采访过地震和泥石流等突发事件,还曾经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及西藏阿里等极其艰苦的地区采访过,应该能够应付局面、冷静应对。包括走山路、睡帐篷、吃不上饭等,虽然条件很恶劣,但还能够承受。可是当我到了汶川县映秀镇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 【详细】
四川绵阳紧急撤离19万人[组图]
走进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组图]
地震灾区国旗飘扬[组图]
青川县木鱼“帐篷中学”在企盼中开学
张崇防:“用信息守卫生命!”
  5月13日,也即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凌晨5点钟起床,6点钟动身赴首都国际机场,正式步入了抗震救灾这一特殊战场。在此后的10天中,从成都到绵阳,然后以绵阳为基地,相继转战北川、安县、平武、江油等地,曾经作为首批新闻记者进入重灾区“孤镇”——南坝,曾经四次往返于北川县城的废墟,曾经无数次流泪。【详细】
心理专家对受灾群众实施心理救助
失去家园的灾区群众开始生产自救
特写:废墟上的哀悼
特写:灾区受伤民众千里铁路大转移
王金涛:在艰险环境中不辱使命
  5月23日晚,我离开震区,回到重庆。上星期六,我送儿子到少年宫学音乐,看着阳光下一群孩子们拿着画板写生,突然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而灾区的那些孩子们,有的已经葬身废墟,有的已经身体残疾,有的已经成为孤儿,有的还在余震的威胁中艰苦生活——一想起这些,我就眼含泪水。如果还有机会重返抗震救灾报道第一线,我一定义无反顾。因为,越是在艰险的环境中,我越是感到新华社记者使命的崇高,越是感到情感升华的宝贵。 【详细】
“钢铁司机”撑起震不断的运输线
安县灾区仍有4000人被困 解放军兵分4路前往搜救
北川中学高三学生今起复课
每一个故事都叫爱
任军川:在南坝,我看到父母们那撕心裂肺的痛
由于通往南坝镇的公路在地震中都被严重损毁,架在涪江上,通往镇里的两座桥梁已被震塌。一路上我们坐车翻山越岭,再经过几个小时徒步跋涉,乘上渡船进入南坝镇时已经是15日下午。救援队伍在到达那里后,便紧急投入了救援,和先前到达的河北省消防救援队伍一起在南坝中心小学施救。大家都希望在学校里面尽可能救出活着的孩子,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72小时,这种可能性已经非常渺茫,大家还是在坚持着、努力着。【详细】
川籍消防战士:爷爷在天堂会为我骄傲的
南坝镇灾区即景[组图]
有三种颜色,废墟中照亮天地[组图]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组图]
新华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2000-2007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