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国际 港澳台 财经 军事 法治 社会 网评 体育 奥运 文娱 传媒 科技 互联网 教育 校园 汽车 房产
核心提示  
   近两年来,官员开博现象越来越多,对此,有赞成也有质疑。面对一些官博出现的雇用“枪手”、长时间更新、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各方有何反应?对于处于“公私”间的 “官博”, 公众有什么期盼?本期话题约你一起探讨,“官博”何以茁壮成长。 [详细]
• 点击进入论坛区讨论
· “官博”成官民沟通新渠道
  信息技术时代,官员博客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行政模式,为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沟通驾起了一个快捷的平台,是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与时俱进的体现。最关键的因素是,官与民之间,正在实现由相对闭塞到沟通的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新鲜感与新期待。 [详细]
· “问题官博”引发公众热议
   打开宿迁“官员博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则“声明”,要求网民交流讨论到“公众论坛”,反映问题到“咨询投诉”,在这两个栏目中基本上也只见网民发问,而不见官员回帖。这跟那些充斥官话套话的会议是何其相似乃尔,领导干部端坐上方,借着扬声器扩大音效,“自言自语”,群众则只能搬个小板凳坐下听着,最多也就是对领导讲话窃窃私语一番,要想发言,没门儿! [详细]
· 公众期待遭遇“打折”
  官博枪手文章,长时间不更新等,表明有的官员开博只是附庸风雅,叶公好龙,对博客并不真正重视。如果开博客变成一种强制甚至负担,博客上的官民交流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们对官员博客寄予的过度的新鲜感与过多的新期待,才使得官员博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详细]
 
 
相关阅读
 
郑州市物价局局长陈军安和他的博客(资料图片)
 
江苏宿迁官员集体开博客(资料图片)
 
相关阅读
 
重庆北碚交通局开博客纳谏 4个月不更新
 
我国活跃博客作者增长趋势(资料图片)
 
· 官员博客雇“枪手”是在忽悠谁?
  对于雇佣枪手玩博客骗局的官员必须另当别论,弄虚作假属于道德品质问题,无论是从做人为官的德性上讲,还是从党纪政纪的规矩上讲,道德品质不端都是不可容忍的。 [详细]
· “官博”要避免“一阵热”
  期望官员博客千万不要“一阵热”,不要昙花一现,博客更新要坚持不懈。同时,要切忌形式主义,要真正与网友互动起来,通过博客倾听民众呼声,接受民众的意见建议,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使“官员博客”长盛不衰。 [详细]
· 开博官员切勿自毁形象
  官员自毁官博形象的手段有很多种,较常见的有“看帖不回帖”、网页长期不更新、找“枪手”代写日志、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诸如此类。当然,如果官员们不好好打理这个平台,那么它很有可能像部分城市的“市长热线”一样,难以继续保持“热”度。到那时,官员即使再发掘新的民意通道,只怕仍然会因官员热情的降温,而遭到群众冷遇。 [详细]
· 公众对“官博”有“四盼”
  一盼少些“强迫”多些“自愿”。如果不是自觉自愿,而是当作“政绩秀”而被动开博,来忽悠博友,这样的博客即便开了也是有名无实,不会有生命力。二盼少些“官气”多些“亲和”。如果官员不能走下政治“神坛”,脱去神秘的“面纱”,或居高临下、“官气”十足,没有自己的“个性”,或瞻前顾后、不能真正坦露自己的真知灼见,那就失去了官员博客所具有的政治学与社会学意义。 [详细]
· 相比政绩 公众更希望看到官员的真诚
  “公众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官员的政绩,更是官员的真诚。”中山大学哲学教授郑永廷认为,我国政府官员与民众的直接沟通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官员通过博客,有机会及时与民众交流观点、看法,在促进官民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上,有着明显的作用。 [详细]
 
 
 
相关阅读
 
官员开博最好别像还坐在台上讲话(资料图)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博客(资料图)
本期责任编辑:时政频道 张雪花
  一般人写博是个人的事,只要不违法乱纪,怎么做纯属个人权利;但作为公共人物的官员,因着特殊的身份,意义便有所不同,“官博”嘛,即使你再陈明悉为个人心志,在公众眼里也难视同一般,更何况作为人民“公仆”,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眼里。在网络时代,“官博”的兴起无疑是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等之外官民沟通的又一渠道,问题在于当姓“私”的空间与姓“公”的人相遇,一些所谓尴尬便产生了。有问题并不可怕,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真的心系百姓。只要心系人民,真正视百姓为“天”,一切问题都好办,更何况“官博”也好、“新闻发言人”也好,都不过是官民沟通交流的渠道与途径。
  往期话题
Copyright ? 2000 - 2009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