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黄庭满 本期编辑:杨理光
核心提示  
  7月下旬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近日,济南出现多名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世。在长沙,当被记者问及高温津贴时,工地上的工人回答“听都没听过,也不敢指望”。在已经发生“高温夺命”事件的情况下,酷热之下的劳动者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这其中透出的“冷漠”令人深思。
缘起  “高温停工令”落空是种社会冷漠
  户外工人因高温作业而中暑身亡的悲剧,令人很是痛心。高温停工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不觉让人生出几分寒意来。天气的温度也俨然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每每高温袭来,关注高温补贴的舆情就要升温,这支温度计在测量着社会公共福利制度的缺陷。
高温停工规定岂能成空文?
呼声  高温立法势在必行
  高温伤人事件频发,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怎样建立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那些坚持高温下为城市建设流汗的劳动者,怎样在制度化的政策中受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这是决策者关注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不得不面临的考量。
高温夺命,谁来负责?
期待  倡导“高温关怀主义”
  倡导“高温关怀主义”,是基于对社会、对弱势群体、对每一个公民、对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深层关怀,这是普世关怀中的一个环节。没有这种关怀,人们不会关注,没有这种关怀,人们的脚步不会停下来稍微想一想生活的意义、经济增长的意义。
为政应该“敬畏生命”
  在烈日与高温面前,社会的应急系统、保障措施“形同虚设”,相对弱势的劳动者作为个体又很难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整个社会应当主动为那些必须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们提供关照,高温立法应该尽快完善。更重要的是,用工单位和劳动保障部门应有一颗关怀之心,为酷暑中的劳动者送去清凉。
扩展阅读
40度高温下的长沙生活剪影
· 极端天气“常态化”如何应对?
· 不要让劳动者高温津贴成“空头支票”
话中音
·   “高温权益的保障不明确,已有的规定不能落实,关键在于应对高温还没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
·   “缺乏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也就无法阻止那些在高温下倒下的身影。”
——《钱江晚报》·董碧辉
互动区
·您对本期话题有何高见?
请点击进入论坛区讨论>>>
·欢迎网友推荐热点话题>>>
  往期话题 >>
批捕权上收能否防诽谤罪滥用
闲置土地谁之过
透析“高温下的冷漠”
郭德纲重“艺”更要重“德”
内贾德"遇刺" 各方反应差异大
“住房空置率”不应被空置
如何将特权和牌照一起“摘下”?
高价公租房还是保障房吗
工资增长如何"增低限高、扭失衡"
干部“私德”如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