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风潮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民众对核辐射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缺乏客观判断事实的能力。由于人们对核知识的匮乏,加上人们的盲从心理,导致人们失去了理智,这也给了谣言可乘之机。人们开始疯狂抢购碘盐,面对人们的如此不理性,这时候一方面需要政府及时站出来辟谣,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们的疯狂抢购行为采取抑制措施,限购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临时处置手段,这样,可以避免碘盐被恶意抢购和囤积,可以提高市场供给面,缓解抢购给碘盐市场造成的压力。 …[详细] |
要减少盲目的跟风,实现人群的秩序,需要享有充分的信息,而谣言则是扭曲的信息。人都具有理性的潜质,充分的信息能够发挥这种潜质。很多时候人们跟风,是在省去依据信息作出判断的努力,搭上信息判断的便车。谣言的生成可能出于故意制造恐慌,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恐慌本身,是恐慌情绪的一种潜意识的错误表达。谣言并不会自动地止于智者,因为智者也必须依赖充分的信息来转化成为智慧。当灾难发生的时候,重要的是提供充分的事实以供人们准确评估形势,同时提供清晰的避险指引。对待谣言也不能简单地清查造谣者或者埋怨公众对于谣言的轻信,而应不断提供和更新信息,信息越是充分可靠,谣言越是容易消解。 …[详细] |
如果将时间短暂却影响广泛的抢盐风潮,上升到国民性之类的宏大命题,或许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但以此为契机,反省一下国民理性,却很容易令人紧皱眉头。抢盐风潮一夜之间风行大江南北,总有人习惯性地辩称,灾难如何突然,个体如何渺小,专家话语又如何捉弄人之类,这些貌似无奈的辩解,其实对理性的培养并无益处。固然,那些抢盐的人多是穷人且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无论经济资源还是文化资源的占有量都少得可怜。一方面,弱者抗风险能力本来就低,在大灾面前缺乏安全感以至病急乱投医,这可以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穷人和文化水平低的人都参与了抢购,甚至经济和文化状况,并不是是否参与食盐抢购风潮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这个人是不是有独立的品格和思考的习惯。姑且不论碘盐无法抵抗辐射的科学常识,只要稍稍关心资讯并借此把握真相,就不会去抢购碘盐。 …[详细] |
也不能责怪同胞过于惜命,无论哪国国民,也无论高低贵贱,生命原来平等,但为了自己活命而疯抢赖以生存的物资,哪怕愿意给出数倍的高价,也是自私的表现。那些为了抢购一袋食盐而不择手段的人,一旦真遇上巨灾,很难指望他们会把紧缺食物分给老弱病残,更不要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3·11”地震不仅考验了日本国民,也考验着国人。不少同胞在这场灾难中表现出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但碘盐抢购风潮也像一面镜子,照出部分人灵魂中的“小”。
…[详细]
|
这些抢购了很多食盐的消费者是“受害者”吗?就现在的情况看,他们确实“受害”了,因为他们花了冤枉钱。但在两三天前谣“盐”肆虐之时,他们不仅不是“受害者”,而且是“肇事者”——正是因为他们的疯狂抢购,才使食盐的销售出现了脱销,导致谣“盐”在一夜之间迅速传播,从而导致事态的迅速升级。不听政府劝告,信谣传谣助谣,那些抢购食盐的人应该为自己的愚昧无知以及非理性行为付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退盐”要求真不应该得到满足。 …[详细] |
多数人抢购食盐并不是真的相信核辐射会进入中国,更不是相信食盐真能抵抗核辐射,而是担心抢购可以造成食盐的暂时断货甚至涨价,于是也要“先打个兔子在腰里别着”。岂知,人人都抱着这种自私的想法,都参与到抢购的队伍中,同样等于在为抢购风潮推波助澜。现在,食盐市场很快恢复了正常供应,一些抢购者面对抢回家的大量食盐开始发愁,又想起了退货这一招。不知当初去抢盐,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人会因自己的大量抢购而一时无盐可吃? …[详细] |
|
|
//forum.home.news.cn/vote_pk_gj.jsp?voteid=88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