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谈医改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专访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吕诺)医改效果如何,民众最有发言权。国家统计局近期组织的民意调查显示,逾八成居民家庭认为,三年来看病就医方便程度得到改善,个人看病报销比例提高。
“这表明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医保制度以及增强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模式,为的就是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问:深化医改以来,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群众“看得上病”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加大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中央财政投入430亿元,在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县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在城市投入41.5亿元,完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改3年来,全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诊疗量累计达108.1亿人次,占同期总诊疗量的61.4%。
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中央投资156亿元用于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均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从准入、执业和发展等方面细化政策措施,改善社会办医的执业环境。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营医疗机构达45.7万家,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7.9%,逐步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格局。
问:为了让群众“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首先是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建立并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已有超过60万人次获得大病补偿。
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002年的57.7%下降到2011年的34.9%。居民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下降,困难群众看不起病问题得到缓解。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和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实际销售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三成。
我们在19个省(区、市)的600多所县级公立医院启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改革,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对医院给予补偿。
2011年,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上涨速度低于物价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均下降;二级医院门诊费用上涨0.5%,涨幅回落4.6个百分点,住院费用下降0.2%。医院门诊药费出现负增长。
问:如何通过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转变医疗服务模式,让群众“看得好病”?
答:我们启动了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规划和在职人员转岗培训,实施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巡诊制度,在市辖区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家庭签约医生制度。
我们推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卫生系统整体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对口支援、骨干人才培养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水平。
我们还强化卫生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在医保即时结算和异地就医、看病实时诊疗、居民健康信息储存和便捷化利用、药品质量监管和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日益显现。
问:下一步将如何把“十二五”医改继续推向深入?
答:“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优先将农村白血病、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范围,着力提升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力争使新农合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建立补充保险。
要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及采购机制。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要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推行便民惠民举措。健全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医保导向作用,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加快非基本医疗服务产业发展。
要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制度,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医疗体系薄弱区域、薄弱环节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