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草原曼巴”王万青:风雪草原路 大爱民族情

2012年11月01日 17:07:4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新华网兰州11月1日电(记者姜伟超)虽然才刚刚入冬,但海拔3600多米的玛曲草原已被一层薄薄的冰雪覆盖。背着一个看似不大但却着实压肩的医疗箱、脚踩一双军用胶鞋,年近古稀的“草原曼巴”、十八大代表王万青一早便来到了牧区的帐篷里。

    玛曲草原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九曲黄河从草原的西南进入,又从西北出境,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养育着这1万多平方公里草原上的3万多藏族群众。“曼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一路上,王万青不停地和牧民打着招呼,遇见老人和抱着娃娃的妇女便走过去叮嘱几句。

    “在国家的支持下,玛曲已经摆脱了缺医少药的历史,但由于藏族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医疗工作者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王万青说。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服务牧区。来到甘南后,得知玛曲县最艰苦,王万青又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玛曲草原。“真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想出风头,就是觉得人一辈子应该做点什么。”王万青说。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玛曲县阿万仓乡还没有通公路,马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万青来到海拔3600多米的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几张掉了油漆的桌子,药柜里只有寥寥的几瓶药,没有床位,整个卫生院最贵的医疗设备是院长亲自掌管的血压计。而完全听不懂的藏语更是让王万青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些都没有让王万青打“退堂鼓”,他把常问的话用汉语音译成藏语,得空就背,不到半个月王万青能独立看病了。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玛曲草原上的牧民生了病往往求医无门。王万青来了,带着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术和一颗医者的仁心,长期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终于有了好“曼巴”。

    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藏族孩子,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的肠管都已变色。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孩子送到乡卫生院时,小南美的血压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要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征得家长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

    手术后10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夸赞这位神奇的“曼巴”。像这样救人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王万青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而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才3400余人。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王万青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1993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担任医院外科主任。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或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长期的草原行医过程中,王万青认识到要减轻藏区群众的病痛,光靠看病还不够,没有完善的基础医疗普查就没有藏区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8年时间,一个人、一匹马,王万青完成了阿万仓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乡牧民孩子的计划免疫。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惠及牧民群众达1500多人。与此同时,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尚属首例。

    44个年头,王万青把自己的血脉深深的扎进了玛曲大草原的土地上。现在,年逾古稀的王万青出诊时,他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藏袍的老妇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藏族妻子凯嫪。年纪大了,妻子已经不放心王万青一个人奔波在草原上。他们的大儿子接了王万青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的“草原曼巴”,二儿子做了警察,两个儿子都娶了藏族妻子,唯一的女儿嫁则给了当地的牧民。

    “我要用我剩余的时间继续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国、全世界看到藏汉两个民族的团结、融合,看到藏区的发展成就。”王万青说。

分享到:
( 编辑: 王萌萌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