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在成都市柳街镇鹤鸣村,村民周亚英在家门前的地里劳作。成都自2007年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启动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目的是“还权赋能”,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市普遍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共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10多万本、集体土地使用证111万余本、房屋所有权证118万余本。农民变居民,一字之变的“含金量”有多少?村集体的资产能否量化到每个农户头上?农民能不能拥有“房地产证”…… 党的十八大前后,记者深入到东中西部一批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地区调研,发现60多年来阻碍城乡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桎梏,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身份”融入城镇,部分人开始在村里拥有了自己的各种“产权证”。一个个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在被逐步破解。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