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巴山精神”:铁路人的精神富矿

2012年12月12日 09:05:54
来源: 人民铁道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图一为照片为近日,铁道部综合检测车在检查巴山工务车间管内线路。本报特约摄影记者关富成 摄

    大巴山,中国最原始、最荒凉的山脉之一。因山重水复路难行,巴蜀大地“不与秦塞通人烟”。

    巴山深处,襄渝铁路下行线440公里处,有一群快乐的铁路人,长年守护着大动脉,实现了34年无安全事故。他们的执著精神和无悔奉献,大巴山不会忘记,黑水河不会忘记,中国铁路更不会忘记。

    “夜无眠,星月远,我要去巴山;先去忆苦思甜,再看山花烂漫,我要去巴山……”

    11月份,记者随西安铁路局新入路职工一起,坐上飞驰的列车,唱着改编版的 《我要去延安》,穿越八百里秦川,奔赴大巴山腹地。

    沐浴着党的十八大东风,以火一样的激情,西安铁路局1038名新入路职工踏上主题教育之旅,走进孕育 “巴山精神”的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的生动一课。

    “巴山精神”,初步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巩固发展于铁路科学发展新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陕西省委将其誉为 “新时期的延安精神”。

    2011年2月,新一届铁道部党组作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后,西安局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发展 “巴山精神”。新入路职工接受 “巴山精神”教育就是其中一项内容。

    列车飞奔,歌声嘹亮,一张张笑脸上流露出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兴奋。面对此情此景,记者的心中也不由得充满了向往与期待:走进巴山,探寻34载风雨春秋, “巴山精神”怎样与时代发展同步,与铁路发展同行,与偏远站区职工发展同频共振?

    一种朴实的价值追求,根植心灵深处——“巴山确实苦,但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

    深秋时节,大巴山层林尽染。清风拂动,火一样红的树叶飒飒起舞,似阵阵笑声,似如潮掌声,也似猎猎党旗迎风招展。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线路工武江涛。这个戴着眼镜的白净小伙儿,今年28岁的生日,在筑路烈士陵园里度过。

    那天下了班,武江涛穿着工装,走进山脚下的烈士陵园。32座白色墓碑,32位筑路烈士。第一排第一座碑上写着:吴三珍,18岁……当年这个花儿一样娇美的达州女兵,同战友说笑着,进入大巴山隧道施工。突然,洞内崩塌,她的生命永远停在了18岁。

    墓碑前,武江涛一手拿着装有红漆的小瓶,一手紧握小排笔,蘸蘸漆,蹲下身去,一笔一画,描摹掉色的字……

    一笔又一笔,一座又一座,直到所有墓碑上的文字鲜艳如新。

    小伙子说: “我从二进巴山起,就选择以这种方式庆祝生日——与这些筑路烈士进行心灵对话:他们献出生命图什么?我们守在巴山干什么?”

    穿越34年时光,这样的人生价值追问始于1978年。

    路,是人从山野蛮荒中走出来的。

    1903年,清光绪皇帝批准修建川汉铁路。但随后战乱连年,川人东出之梦犹如昙花一现。

    搁浅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在新中国变为现实。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蘑菇云”横空出世。开国领袖毛泽东发出建设大西南的号召,三线建设由此展开。因走向改变,川汉铁路“变身”为襄渝铁路。

    1969年12月29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手指新中国地图,对铁道兵说:毛主席确定了襄渝铁路的走向,修好这条铁路, “天府之国”的交通就活了。

    随后,近百万铁道兵奔赴秦巴楚水。在修建大巴山隧道群时,筑路将士们前赴后继,气壮山河,鲜血染红了漫山杜鹃花。1978年,襄渝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四等小站巴山站建在千仞绝壁处。站台于凌空飞架的桥上,桥如沉入山谷的弯月,一头钩着黑水河钢梁桥,另一头嵌入大巴山隧道群。

    巴山工务车间就座落在桥下的山坳里。175名干部职工担负着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58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

    这里,“半年雪不融,秋季雨不停,天天云雾罩,抬脚爬陡山,落脚下深涧”。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 编辑: 刘琼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99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