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和“居住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对于北京市流动人口来说,意义或许截然不同。后者不仅是心理上的宽慰,更可能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因此备受社会关注。早在2005年,就有报道称,北京市公安局透露暂住证有望于当年7月取消。2007年,又有报道说,居住证将取代暂住证,居住证持有者将享受北京市民的待遇。去年北京市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暂住证,给为北京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已在京“安营扎寨”的外来人口提供更多服务。今年,关于居住证的问题仍是热点。在北京市“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对于持有居住证是否可以享受市民待遇的问题,刘敬民表示,“我们主要会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商量,目前还正在调研”。 …[详细] |
“暂”改“居”,这已非首次被提及日程。2009年,北京市就曾探索实施居住证制度,但并无实质性进展。除了称呼发生变化,一字之差的背后涉及大量流动人口的利益变迁。比起名称变化,我相信更让他们在意的是:这一群体在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能否得以缓解?手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是否可以在购房、社保、高考、子女入学等核心问题上享受同城待遇?近年来,不乏学者呼吁:尽快制定户籍改革的时间表。解决下一代受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而言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他们不仅是城市的建设者、推动者,也应当是福利的获得者。 …[详细] |
目前已推行居住证制度的省份中,居住证形式“五花八门”。比如:江西省居住证与二代身份证需同时使用,有效期分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四种,持证人享有11类权益;青海省居住证有效期分为六个月、一年两种,持证人享有7项权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韩德云曾在2010年两会上认为,一旦居住证制度形成各地“自行其是”格局,将会影响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他建议,国务院统一制定《城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本标准和内容,要求重点在沿海等劳动力输入地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详细]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一方面外来人口要求改变不平等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如苏州的一位网友说他的暂住证在苏州虽然可以办园林卡,但这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与他切身利益相关的医疗、子女入学甚至是买房等问题,在目前还是无法解决。而另一方面自从2003年我国废止收容遣送管理办法之后,流动人口的管理基本上处在真空的地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行居住证也是管理部门的一个呼声。 …[详细]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认为,真正推行居住证制度的核心在于落实居住证所附带的福利。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居住证制度时做到,“政策要以制度为基础,制度的推行必须依存有利可靠的政策。要把以前的相关政策进行合理的清理,扫除居住证制度推行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障碍,为现今居住证制度的全面推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还要完善居住证制度的相关管理机构,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切实享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优惠和便利,真正做到‘一证在手’,即可享受到与现居住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详细] |
有必要对附着在居住证上的公共服务予以明确。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子女就学等核心待遇必须写入条文,确保流动人口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权利。 居住证“含金量”的另一重要价值,则是提供了一条有助于农民工落户城市的通道。借助居住证对流动人口实际状况的记载功能,为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其实,许多大城市目前处境微妙,一方面随着民工荒越演越烈,特别是随着户籍人口急剧老化,迫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的加入。另一方面,部分市民对外来人口分割其原来享有的福利份额,产生抵触心理。这意味着,要确保居住证制度在地方的落实,地方政府不仅需要考虑原有的蛋糕如何分配,还需要考虑将蛋糕如何做大。 …[详细] |
|
|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9749
|
“居住证功能拓展,大幅提高了居住证含金量和办证率,吸引了流动人口主动申领办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
“与暂住证相比,居住证的进步在于,它不再仅是一种人口管理手段,还附带了一部分公共服务功能。” |
“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形式很温馨,但问题的关键是城市是否给农民工平等赋权、农民工与当地居民能否共享发展与改革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