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杨新华 本期编辑:戴琳凌 |
|
|
|
|
|
|
首都图书馆联盟近日成立,清华、北大等26所高校的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然而,记者在对已开放的高校图书馆进行探访时发现,多数图书馆对社会读者设置了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 …[详细] |
|
部分高校大多对社会读者设置“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倪晓建表示,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阻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高校理念问题,没有形成对社会服务的意识;其次是担心高校秩序和安全;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高校师生的本位思想,担心社会公众挤占了仅有的资源。对此,倪晓建表示,应该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必然的趋势。 …[详细] |
对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联盟副主席朱强表示,高校图书馆并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以前只是有条件地接待部分社会读者;加入联盟后,高校图书馆将把接待社会读者的服务进一步制度化,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目前,有34家首都高校正在陆续制定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实施细则。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有着不一样的社会职责,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前来进修学习的学生,以及其他合作单位的读者。在书籍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配备上,也仅能满足为这些读者服务。如果完全向社会开放,在空间、书籍以及人力资源上,高校图书馆的承载能力实在有限。 …[详细] |
也只有尝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才能促使高校改进管理,以适应日益开放的公众需求。高校图书馆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师生都有一个座位,但很多学生去图书馆并不是为了借书和查阅馆藏资料,而是为了复习应考,这就没必要非去图书馆不可。高校图书馆有限的资源,还可以分配得更合理。比如通过增加馆藏副本、划定公共阅读区等方式,解决校内外读者的冲突。 …[详细] |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校外人员的入馆,势必会挤占有限的图书资源和座位资源,与学校师生的权益发生冲突。在高校图书馆资料和座位比较有限的当下,这种冲突尤为明显。这就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便能够同时满足校内外读者的需要。如果暂时无法两方面都满足,那么就应该优先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毕竟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是为本校师生的教学、学习、科研和工作,提供信息资料和学术资源支持。 …[详细] |
在高校资源相对集中的上海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签订联盟协议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协议规定本科以上的持证读者,可以到联盟内任何一家图书馆借阅图书。还有部分高校新校区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然而开放高校图书馆并不意味着只开放纸质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开放,朱强还建议以多种方式实现,考虑到学校安全和校园秩序,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复本书库、提供数字资源、展览巡回以及办理一定数量的读者卡等方式,逐步向公众打开。 …[详细]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朱建刚也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有条件开放,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大学自愿开放自己的图书馆给社会公众。与其要求大学开放图书馆,不如政府投资建设更多的社区图书馆。他说:“人们需要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空间,政府就应该投资建设社区图书馆。政府还可以引导人们用慈善的途径来建设小型的公共社区图书馆,比如对于捐建的人给予命名权,我相信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详细] |
|
|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9817
|
|
|
高校图书馆有限的资源,还可以分配得更合理。比如通过增加馆藏副本、划定公共阅读区等方式,解决校内外读者的冲突。此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压力,很可能被夸大了。真有那么多人会一下子涌到大学图书馆去读书借书吗?可能开放之初会出现这种现象,但随着更多高校图书馆加入开放的行列,这种状况并不会持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阅读的普及,到图书馆安安静静看书,已经是很“奢侈”的行为了。一些人忧心的,反倒是全社会的读书氛围变淡,公众阅读率持续下降。而高校丰富的馆藏资源,其实很大一部分处在闲置状态。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
|
|
网友互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