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本期策划:新华网时政频道 责编:张雪花 实习生康博雅
“选秀”里的真与假
“选秀”里的真与假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舞台上一直占据着节目创新的潮头,但随着各大卫视选秀节目花样迭出,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观众似乎对这类娱乐已经有了审美疲劳感。选秀节目的种种乱象,特别是过度的商业化与接近荒唐的庸俗化,引起不少观众的反感、质疑。 …[详细]
      现象1:嘉宾成了“专业户”,“过气”评委猛飘红
  刚在求职节目亮相的女嘉宾,没过两天又出现在某档相亲节目上;刚从某个选秀舞台上因奶奶病倒退赛的女选手,没多久又在另一档选秀节目的舞台上讲着爸爸的故事……唱歌、相亲……各种节目在电视荧屏上竞相绽放,对嘉宾的需求量猛增。虽然内地娱乐圈还没有真正的通告艺人(过气的歌手、明星或是人气不足、没有特定公司签约或是无节目可作的非一线明星),但是“嘉宾专业户”已逐渐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详细]
  近十年来,每年都会涌现出大批选秀歌手,但事实上,他们中能够真正出名的寥寥无几,即便是选秀的“优等生”都未必有好前程。选手们的红多为一时,点评他们作为“附属物”的评委,却能长久地大红特红。选秀产业或许仅锻造了一个李宇春,但评委们却领取了无数本名利双收的通行证。脸一黑,嘴一黑,身价、名气就像坐着跟斗云往上涨。多少过气歌星完成了“自我救赎”,实现“第二春”井喷,又捞一把走红资本。 …[详细]
      现象2:选手好多“回锅肉”,不卖歌声卖哭声
  近日,有不少热播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备受好评,但却被曝出多位选手其实是多次参加国内其它类型的选秀节目的选秀老手,并曾经取得靠前的成绩。只要愿意来,不管你此前参加过多少节目,有过什么经历,都能回锅再造,于是乎,专业歌手、过气旧星、选秀专业户们携带着浓浓的“回锅肉”气质卷土重来。 …[详细]
  “回锅肉”逆袭选秀节目,为了制造新鲜感,好故事成了他们成功上位的一门赛前必备课程。特别的人生经历成了选手们一种可以贩卖的资本。单单有好的声音还不够,只有配上好的故事,选手才可以拿到更多的加分。在选手实力对等的时候,如何用三言两语打动观众和评委,更是成为在选秀节目中取得优势的一门技术。 …[详细]
      观点:喧嚣应该有底线,真诚才是硬道理
  音乐类选秀节目固然热闹,但在多如牛毛的选手中真正具有原创实力的却寥寥无几。也正是由于各家卫视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制作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常常突破底线,为制造话题效应不择手段。尽管音乐类选秀节目对于萎靡的音乐产业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如此多的节目扎堆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内容同质化以及恶性竞争的现象。 …[详细]
  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限娱令”下荧屏选秀热缘何愈演愈烈?
· 选手身份疑造假 节目组首度回应质疑
中国选秀七年之痒?盘点那些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
中国选秀七年之痒?盘点那些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
音乐选秀节目似井喷 为选好声音"不择手段"
音乐选秀节目似井喷 为选好声音"不择手段"
话中音
  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
——《人民日报》 张颐武
  同类型节目扎堆荧屏,如何保证良性竞争是节目生存的根本。
——《天津日报》 张帆
  其实任何一个节目除了声音,还要靠感情打动观众。
——《中国好声音》导演 葛亮
  由于音乐产业的低迷和观众的审美疲劳,中国的选秀节目一度面临难以突破的困局。尽管通过节目引进和形式创新,新近的选秀节目给荧幕娱乐重新焕发活力带来了希望。但无论何种娱乐,观众对“真善美““正能量”的追求是不会被节目形式的创新取代的,媒体人更需要借此机会时时自省,在名利喧嚣中勿忘根本。
网友互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汇源深陷商标欺诈   初审突生变
汇源深陷商标欺诈 初审突生变
“选秀”里的真与假
“选秀”里的真与假
滇池污染游客埋单,合理吗?
滇池污染游客埋单,合理吗?
"证券知识有奖问答"火热进行中
"证券知识有奖问答"火热进行中
“茶水发炎”需要双重反思
“茶水发炎”需要双重反思
“绿茶代尿送检”,谁在“有罪推定”?
“绿茶代尿送检”,谁在“有罪推定”?
西方为何急于抹黑中国选手?
西方为何急于抹黑中国选手?
茅台“国酒”先例能不能开?
茅台“国酒”先例能不能开?
无牌也英雄
压港!暴跌!煤炭告别"黄金十年"
压港!暴跌!煤炭告别"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