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引发“千万次的问”】网络带动的这股热潮使得“元芳”一天被询问250万余次,甚至连“元芳,你怎么看”的贴吧也已经建立,且围观者众多。网友几乎万事皆问“元芳”,内容包罗万象,情绪纷繁复杂。有打趣的,有调侃的,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吐槽抱怨者有之:“连续三个月未发工资,元芳,你怎么看?”打趣调侃者有之:“昨夜家家烟花爆竹,扰我彻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我趴窗户看”。推销叫卖者有之:“本公司即将发布新款电脑,元芳,你怎么看?”针砭时弊者亦有之:“今天是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倡议参与体验24小时饥饿活动,元芳,你怎么看?”网友感慨道,元芳大人真是日理万机,成功继杜甫、包拯之后,又一位遭网友“热情”调侃的历史名人。
…[详细]
|
【是官场规则衍生的奇异产物】元芳之所以以短言“大人,此事必有蹊跷”答之,或许一方面可能确实是自己暂时分析不了,或者不知道,因为这毕竟不是他的长项,或者说不是工作范畴,他的任务只是保护狄大人,保证狄大人的生命安全。但是,另一方面,就算是元芳自己胸有成竹,也不能坦诚无忌的陈述。他早已明瞭狄大人的“明知故问”,如果说对了,与狄大人的观点一致,那就说明自己水平已跟领导相当,一次两次,或许会被加以赞赏,若多次或每次都一致,岂不凸现领导无异长,无水平,无高明高招之处?这可是官场之大忌啊。所以,元芳深谙官场之奥妙与规则,以“此事必有蹊跷”这含糊之语来个点到即止,留下回旋空间,一来显示并非自己无知,二来又能彰显领导能力。当狄大人阐述完自己的案情分析后,元芳称赞“大人真乃神人也。”可谓是恰到好处的,是会甜到狄大人的心坎上去的。“元芳,你怎么看?”的流行,现已突破官场,遍及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广泛的流行与应用,究竟是喜,还是忧,全在于人们内心的真实之意,诚则喜,欺则忧。 …[详细] |
【充满后现代精神的欢乐】李元芳”同志不容易,作为长期追随“高级领导干部”的铁血护卫,“李元芳”既要在危险时刻成为力克群魔的孤胆英雄,又要时时处处陪着小心做好领导同志的参谋与助手。既不可以“无能”,又不可以“太能”,当他频频遭遇“你怎么看”的提问时,总是先来上一句“此事必大有蹊跷”的万能句式,之后就洗耳恭听领导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分寸拿捏又恰到好处,这样有正气、有智慧又有喜感的好同志自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则洗练地表达出了公务员们的官场生存难处与智慧。这是电视与网络时代的“诡异”记录,这是充满后现代精神的“欢乐”修辞。人民需要“贾君鹏”、“夏雨荷”和“李元芳”,他们是没有身躯却有体温的名字,他们是无历史却“有故事”的人,他们的热度或许转瞬即逝,但其形象必将成为珍贵的时代记忆:至少他们曾经带来了快乐——在“幸福没有那么容易”的年代。 …[详细] |
【不是单纯恶搞,精髓在于无需答案的追问】这次不仅仅是单纯的恶搞。对“元芳”的询问,不仅使网友一次次满足了扮演“狄阁老”的戏瘾,更重要的是在看似无厘头的发问中,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是的,“元芳体”的精髓在于表达而非询问,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想象为何那么多网友像没头苍蝇一般折磨元芳。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的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如何缓解这种压力呢?或许,祥林嫂般地对“元芳”发问就是一法?说到底,对“元芳体”的走红,我们不妨以娱乐精神看待之,且随它去,一笑置之。正如狄仁杰的扮演者梁冠华在微博上所发的“偷笑”表情,可见当事人十分有娱乐精神,并不介意恶搞。对于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为其背书的民意却不可玩笑视之。“元芳体”往小了说,这是研究网络力量的契机;往大了说,是一门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严肃课题。
…[详细]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元芳】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如果一件事足够新奇有趣,就能引起众人的关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而网友的自我传播,可以让一种流行元素发生“裂变效应”,短时间内释放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能量。其次,这些流行语的兴起,还源于本身具有的强大“附着力”。分析这些流行语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结构新奇、内容空洞。这就使得这些流行语能够成为万能句式,可以随意添加任何具体所指的内容,从而能“嫁接”到任何文本当中,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仅就“元芳体”来说,笔者认为,它的流行也代表一种充满疑问的社会心态。确实,生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疑问,“人行道怎么被人一踩就塌了?”“一座桥怎么就被车压垮了?”“得了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还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如此等等。借“元芳”发问,是对种种“莫名其妙”的疑惑,也是表达意见的方式。
…[详细]
|
【诸多“体”让诉求表达更加多元】从之前的“凡客体”“咆哮体”“高晓松体”“甄嬛体”“离骚体”“诗经体”“淘宝体”,到如今迅速蹿红的“元芳体”,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网民的某种心态,而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相继出现,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晓红认为,流行语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其次是流行语满足了网民某方面的诉求。网络流行词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得到广泛转载与快速传播,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大的传播能量。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强,微博体现了草根的力量、网民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掌握着“麦克风”,网民不再满足于盲目接受传统媒体疲劳式的单向“信息轰炸”,更愿意针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发表意见,甚至对于某些背离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表达质疑。专家认为,“元芳体”的迅速蹿红,正是体现了网民表达意见、寻求民意共鸣的社会心态,作为网民分享信息、互帮互助的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也让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
…[详细]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jsp?voteid=104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