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思乡、筑梦、奋进:“打工文学之花”在珠三角绽放

2015年05月01日 16:04:4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5月1日电(记者王攀)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43岁的谭旭日正在筹备出版第三本文集。在这部准备命名为《村庄词典》的散文集里,他写到了故乡雪的味道、熟悉的食物与父老乡亲,而与之伴随的,是南方四季不变的葱绿、轰鸣的机器、奔驰的货车以及工厂大门外人潮涌动的奶茶铺。

  “打工文学”——这位十四年前毅然从国有企业辞职南下广东打工的湖南汉子骄傲地用这个词描述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

  他说,尽管不少城市读者并不熟悉或者了解,但打工文学已经是中国当下的主流文学种类之一,“数以亿计的打工者,就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谭旭日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源泉。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先是在湖南老家的县水泥厂里晒煤、磨粉,再到广州郊外小钢铁厂打拼,随后进入陶瓷企业摸爬滚打……经历过的所有酸甜苦辣,都被他化作铅字,留在了文学刊物和报纸杂志之上,而这也让他在珠三角“打工者作家”群体有了一席之地。

  “我最想做的,就是把工人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把这个群体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打工文学既要放声歌唱,也要大声疾呼,这是时代给我们的任务。”他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工群体壮大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主体,珠三角就成为“打工文学之花”盛开的地方。近年来,这里不断涌现出色的作家和诗人,在他们的笔下,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奋进历程被记录、讴歌与铭刻。

  思乡的苦涩,是打工文学永恒的“母题”。谭旭日说,他在报纸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满地橘香》,写的就是自己在工厂外的村庄里闻到了橘香,瞬间回忆起母亲用橘皮炖水给自己治疗感冒的幼时场景,“我想文章之所以很快发表,就是因为无数打工者都有刻骨铭心的思乡情。”

  流水线上的苦与乐,是打工文学最有分量的“主题”。在谭旭日的笔下,他记录了产业工人讨要欠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艰辛历程,也记录了珠三角产业园区转移给工人带来的生活变化。在他的笔下,有“60后”、“70后”工人对落叶归根的坚守,也有“80后”、“90后”年轻人的迷惘与奋进。时代在变化,文学已经成为观察、了解这个群体的最佳窗口之一。

  “现在珠三角工厂里,50%以上的工人都是20多岁的年青一代。工人群体的价值观、消费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要求工厂更加清洁、环保,还要求工厂外有配套的文化设施与消费环境。他们的个性更加张扬,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谭旭日说。

  让梦想变成现实,是打工文学在当下环境中最富魅力的“课题”。回乡创业还是就地发展,扎根城市还是深耕乡土,都是当下打工者最关心的话题。

  谭旭日说:“过去几年劳动法规有了很大完善,打工者群体的弱势地位得到了根本性改观,很多人的梦想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在当前经济压力下行环境中保护好他们的利益,让企业和工人能够和谐双赢,需要整个社会认真对待。”

  在过去的半年里,谭旭日在佛山一家报纸上开辟了专栏,短短半年时间就写下了46篇关于陶瓷工厂、陶瓷工人的散文,取名“佛山故事”。他希望用这个独特的文学视窗,让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认识能够与时俱进,也能让更多打工者从文学故事中获得助益。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珠三角的打工文学作家群体仍在成长、壮大。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成立专门的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各级各地频繁举办的笔会和交流会、支持相关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社会也给予这支队伍关心和鼓励。

  “中国经济向好的前景没有改变,中国对制造业的坚持不会改变,那么我们这支产业工人队伍就不会消失,我们的打工文学创作就不会停止。我相信中国文学园地里这朵特色花朵,会开放得越来越美丽。”他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1515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