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等严重污染水质,跨省治污遭遇“踢皮球”——滦河两大水库污染调查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栗建昌、孙洪磊、付光宇)“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无序扩张的网箱养鱼,库区周边污染和上游排放污染,造成滦河两大水库水质不断恶化,对流域供水安全和引滦工程水质造成威胁,亟待以新思维破除治理机制障碍。
水面网箱养鱼成灾,库底沉积1米厚饵料鱼粪
记者近日在位于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潘家口水库看到,水面上密布着大小不一的养鱼网箱,大的数百平方米,绵延库区十几公里,一千多米的航道被挤占得只剩下几十米,水面上时不时漂过死鱼。
“今年还算好的。去年夏天,由于水里缺氧死了不少鱼,渔民处理不及直接将死鱼从网箱扔出来,水面上漂着一层。从大坝上望去,白花花的一片。”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郭永说。
潘家口水库下游大黑汀水库污染更为严重。水边漂着生活垃圾和一些死鱼,不时飘来阵阵恶臭。库区水面同样密密麻麻布满养鱼网箱,有的地方甚至将库区的水面完全占满,没有航道。
据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统计,2014年,潘、大水库各类网箱约有5.2万个,其中,大黑汀水库面积只有30平方公里,却有1.6万个网箱,网箱围格的净面积已经占到水面总面积的11%。
潘、大水库库区内养的几乎都是草鱼和鲤鱼等投饵性鱼类,年投放饵料达100多万吨。“投饵后鱼只能吃掉30%,剩下的都沉入库底。库底已经积累了1米多深的残余饵料和鱼粪便。”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水文水质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少明说。
河北省迁西县兴城镇大黑汀村赵成彪干水库联防员十七八年了,他说,这几年网箱养鱼的太多了,以前水面能见度能达到十几米,现在也就六七十厘米,而且水很臭。
水质均为五类或劣五类,水安全亮“红灯”
除了肆意扩张的网箱养鱼,库区周边污染以及上游排放污染也是潘、大水库的两大重要污染“元凶”。
记者调查发现,水库库区尾矿倾倒严重。河北省迁西县洒河桥镇张家庄村附近一段水库边,非法倾倒的尾矿向库内填埋了十几米,形成了一个探入水库的舌状堰塞体。在滦河上的洒河大桥上记者看到,桥一侧的河道中央有一座钢铁厂,另一侧的库边是一座选矿厂,倾倒的尾矿已严重侵占河道。据王少明介绍,原来河道最宽有300米,现在只有100多米。
库区周边随意排污远非只有尾矿。据统计,潘、大水库周边有旅游设施70多处、旅游船只150多艘、选矿企业20多家、6个入河排污口。记者登上库区内一家农家院和水上饭店发现,岸上没有任何垃圾处理手段,粪便等大量生活垃圾直接入库。
另外,两大水库上游污染物直排严重。王少明介绍,上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每天约有20%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滦河,而且污水处理厂对污水中的总磷并不做处理。此外,化肥随着暴雨径流年入库量达9万吨,农药0.5万吨。
根据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多年监测数据分析,2000年之前,潘、大水库水质为三类标准,2000年之后总氮、总磷指标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特别是2013年以后,潘、大水库的总磷浓度急剧增高,水库的氮磷比越来越接近蓝藻暴发的临界值。
“潘、大水库为五类水或劣五类水标准,水安全已亮红灯。”王少明说。
天津市水务局引滦工管处处长宋志谦说,从2000年启动的24亿元亚行引滦水源保护工程,到现在的水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库区封闭工程、蓟县移民安置新城建设等,天津市投入财力物力近300亿元。“就是为了保护好这盆水,但上游水质我们没法控制。”
跨省治污陷僵局,护水需跳出“一亩三分地”
多年来,从国家部委、天津和河北两省市到流域管理部门,均在加强引滦水资源保护,但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遏制,水质还在不断恶化。
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郭永说,水利部海委只管理潘、大水库工程调度运行和大坝安全,对水面开发利用和水体污染没有监督管理权;库内网箱养鱼归河北当地畜牧水产部门管;水库周边采选矿企业归地方其他部门管理;天津市成立的隧洞管理处和黎河管理处,仅负责河北境内引滦入津输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无法管理输水沿线两岸入河污染物。“监管体制不顺、职责不到位,致使引滦水资源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郭永说。
采访中,各地区和部门均反映,两大“死结”导致水质保护陷入推诿扯皮。
一方面,尽管早在2007年,潘、大水库库区就被列入水利部向社会公布的第一批“全国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名录”,但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必须经过地方立法,而引滦水源所在地一直按兵不动,部委协调无果,致使保护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引滦水源保护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上下游利益关系没有理顺。
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认为,彻底治理引滦水源地污染,各地方、各部门亟须转变“一亩三分地”观念,在两方面突破:
一方面,由国家出面尽快划定潘、大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启动立法保护,全面取缔库区内网箱养鱼。
相关专家认为,网箱养鱼的污染负荷比重已占到潘、大水库总污染负荷的30%以上,其中总磷负荷占57%以上。尽快全面取缔网箱养鱼是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引滦水质合格的根本途径。
另一方面,建立水源地水生态补偿机制,理顺引滦沿线保护管理体制。业内人士表示,还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推动库区产业转型,改善群众生活,以使生态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