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如何整改审计问题?卫计委主任李斌答问
12月2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
解决财政专项小而散的问题,一直受到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从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一共包括21个明细专项,其中卫计委所属的疾病预防控制局就有10处参与了13个明细专项的分配。请问,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设立的背景、作用以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卫计委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整改的?
【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
所提问题,我简要从两方面回答。第一,关于重大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的情况,作一说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出入境人口超过1亿人。随着人流、物流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时刻面临着传统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威胁和严峻挑战。2003年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后,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下,中央财政自2003年起设立了专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个专项是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下发给地方,大体每年的总量是150亿元。这个专项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针对性,也就是“四重”,即针对重大疾病的防控需求、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需求、重大疫情所涉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二是突出优先保障,这些项目主要是对人民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的疾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包括中国政府已经对国际社会做出了明确承诺的要予以防控的疾病,通过这个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对服务提供者的业务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主要由各地的疾病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来承担这些任务。
第二个方面汇报一下我们目前整改的情况。这次审计提出的问题、意见,主要认为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这些项目过于分散,管理效率不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梳理,认为审计意见切中要害,问题抓得准。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的整改:一是整合相关项目。当时项目的设计之初是由病而来的,即“一病一款”。从2010年最高时达到21个项目,之后我们进行了两轮整合。第一轮整合到13个,今年我们再次整改,整合到6个。这6个项目即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国家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干预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我们感到通过这次整改后,能够更加聚焦,能够集中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攻坚克难,有利于这些重大疾病的防控。
二是改革管理方式。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改革的管理:1、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和指导。2、综合施策。不再按照每个处分工来做,而是从业务考虑,在业务上有分有合,进行力量整合,形成合力。3、充分发挥专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4、认真组织好第三方评估和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和经费的分配挂起钩来,不断提高项目的效率。
从目前整改的情况看,效果还是好的。目前我国的艾滋病已处于低流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吸毒传播等渠道基本控制住了,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性传播,包括同性等,所以过去的管理方式也要随之进行改革。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30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利用社会组织来做这些防控的工作,现在已经开展了,尝试是好的。再有,结核病每年新发100万左右,现在基本能做到基本用药免费及时治疗。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耐药性的结核病,甚至出现了耐多药的结核病,结核病患者大多数都是贫困人口,贫困和病叠加,所以也有一个治病又扶贫的问题。下一步在精准扶贫中,对这部分人要给予特殊关注。另外,像癌症、精神病等等,诱发因素变化,包括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也更趋复杂。我们认为要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今后要认真地按照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建章立制,抓好最后“一公里”的落实,把每一分钱都花好,花在刀刃上,花出成效来,切实有效地遏制重大疾病疫情,不断地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文字来源: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