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治理塌方式腐败 重构政治生态

2015年03月11日 16:27:40 来源: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于3月11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 蔡玲]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有腐必惩,有贪必肃”,零容忍惩治腐败,反腐败呈现出中央高度重视、群众高度期待、贪官高度紧张的“三高”态势。反腐败成效显著,“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党心民心。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部分地方塌方式腐败就是典型案例。

    2014年山西有7名省部级官员被查,4名常委落马,17名现任或曾任县委书记落马。太原先后有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任市公安局长违纪违法。塌方式腐败反映了当地政治生态恶化,形成“政商关系网”“共腐关系圈”的“小气候”。搞利益输送、人身依附、拉帮结派,造成公权力塌陷。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大行其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为常态,结果卖掉了官位,失去了人心。从严治党在这样的“小气候”里很难落实。

    权力暗箱操作,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这法那法,领导的看法才是最大的法”;有的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高调反腐败,台下带头搞腐败。有的基层干部只办“三件事”,一是有利可图的事,二是自家和亲戚朋友的事,三是拿了人家好处的事。心想歪了,经也念歪了。塌方式腐败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破坏政治纪律规矩。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当地政治生态污染之源。

    “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潜规则”盛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没有底线、无法无天的“边腐边升”;“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会来事、苦干实干的没有上升通道;群众有看法没办法。结果腐败“窝案”爆发,“挖出一个,牵出一串”,“一个人倒下去,一群人睡不着”。坚决拥护党中央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铲除“塌方式腐败”的土壤,重构清正、清廉、清明的政治生态!关键是破潜规则,树明规矩;核心是解决用人导向的问题,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建议:一是杜绝干部“带病提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干打雷不下雨,还是用有关系、打招呼等老一套,群众就会说“又是搞假的”。当务之急,严明党纪、依法治权、徙木立信、选贤任能,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说用人体制改革得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探索地方“一把手”有效监督机制,加大权力公开运行改革。探索新提拔领导干部家庭财产、重要事项的核实制度,出台细则,严格执行“不申报不提拔”、“不如实申报不提拔”、“凡提拔必核实”规定。公开核实结果,腐败了就不能提拔,腐败了就要惩处。

    二是加快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公开选拔、公正透明、公平竞争。公开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及时充实到关键领导岗位,激浊扬清,树正气,引新风。让不想腐、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重用讲实话、干实事、敢担当的干部。探索能上能下的机制,明确标准,健全竞争选拔、及时调整制度,激发活力。探索能进能出机制,打破地区部门限制,由多数人在多数人当中选人,唯贤是举,风清气正。探索管用的政绩考评机制,“伯乐相马”、“赛场赛马”,让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好干部脱颖而出。“好学才能上进”,让学习成为干部进步的阶梯,干中学,学中干成为从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是加强问责监督制度建设。在干部任用提名环节、考察环节、决策环节,把群众公认作为必要条件,依法办事作为重要内容,公开透明作为运行常态。落实用人责任追究制度,倒查干部“带病提拔”过程,问责到人,谁提名推荐、谁签名负责;解决“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表面走程序的问题。坚持巡视监督,强化法治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增强监督合力,把选人用人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责任编辑: 穆淼]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0000134058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