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词汇存差异 对照交流增意趣
近日,大陆和台湾两岸专家学者合作完成编纂的中华语文工具书发布会在南京举办。两岸语文工具书编纂工作自2010年开始,先后完成出版了《两岸常用词典》、《两岸差异词典》、《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两岸通用词典》、《两岸常用科技词典》等书。两岸合编语文工具书,为两岸交流扫清了语言上的障碍。
语言歧义 阻碍交流
在台湾,手划破了要贴“ok绷”,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创可贴”;“网路上的芳邻”这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其实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网上邻居”。两岸的语言用字差异之大,着实让人吃惊,而因此造成的交流障碍也给两岸人民不时带来困惑。
山东省烟台大学的耿同学正在台湾世新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她回忆说,刚到台湾的时候,出入商店饭馆,会被台湾的服务生称呼为“小姐”,这令她哭笑不得,因为其中的贬义只有大陆人才能听出来,但在台湾,“小姐”就是对年轻未婚或想赢得女人好感的一个称呼,没有任何恶意。
《两岸通用词典》的大陆主编、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教授以生动的例子解释了编纂两岸语文工具书的初衷。台湾政治家宋楚瑜曾在访问清华大学时发表演讲,为表达喜悦之情,他说道:“我今天晚上特别窝心。”台下观众一下愣住了,明明这么高兴为何还说窝心?原来,台湾人讲“窝心”是十分高兴的意思,跟大陆人说“窝心”的意思正好相反。台湾作家杨渡有一次到访大陆,在餐馆用餐时,菜单上一道“炒土豆丝”引起了他的注意,不禁感叹大陆的厨师手艺高明,竟能把土豆切成丝来炒,可等菜端上来一看,不就是炒马铃薯吗?原来,在台湾,“土豆”指的是“花生”,所以杨先生才会以为炒土豆丝就是炒花生丝,本想一饱眼福却因此而略感失望。
由于两岸语言用字差异造成的误会与笑话比比皆是,正因如此,编纂两岸语文工具书显得意义重大。
求同存异 增进沟通
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台湾总召集人杨渡说:“通过互联网,两岸年轻人的用词逐渐趋同。大陆有很多流传到台湾的名词,比如‘山寨’、‘平方米’(以前台湾叫‘平方公尺’)”。两岸专家编纂语文工具书就是要“求同存异,异中求通”,保留彼此的“常用”,认识彼此的“差异”,以求得在彼此交流中统一通用。
台湾世新大学的李孟同学认为,两岸人民都在发展属于自己使用的“火星文”。现在两岸人民往来密切,再加上媒体的传播,使得一些语言成为两岸通用语,其中以“666”、“很牛”等形容词居多。杨渡还举例说,台湾年轻人爱用的“吐槽”、“呛声”,大陆年轻人爱用的“小三”、“山寨”等都传播相当快。年轻人透过网络了解彼此的流行文化是个好现象。
近年来,“衰”(倒霉)、“赞”(好极了)等源自闽南话的台湾口语开始出现在许多大陆网民笔下,“作秀”、“封杀”、“福祉”、“愿景”等台湾常用词也成为大陆媒体的常用词,“愿景”一词还被收入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而大陆民众原创的“给力”、“海归”、“不差钱”等词也在台湾流行开来。
“家私”一词在台湾指“工具”或者“武器”,在香港指“家具”,在大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为“家产“。但近年来,“家私”一词在大陆也出现了“家具”的用法,这说明随着两岸四地交流的日益密切,词汇开始出现沟通和融合的趋势。
另一方面,台湾的古语保护工作做得较好,许多在大陆普通话里已经沉寂的古词语,仍以较高的使用频率活跃在台湾人的语言中。比如:早上打招呼,大陆人说“早上好”,而台湾人会说“早安”;大陆人说“下午好”,台湾人会说“午安”。这些夹杂着文言意味的词语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体现。两岸的开放交流使得语言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上的交流共享,也会进一步助推文化的交流共荣。
语义共享 共同繁荣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禄兴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两岸都希望提高交往效率,希望语言、文化进一步融合。语言往往充当着文化、经济、贸易等交往的“急先锋”角色,只有把语言问题处理好了,其他交往才能顺利发展。海峡两岸有着中华民族共同血脉,汉语是共同使用的语言,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些用词用语逐渐产生差异。认同感是两岸统一的基础。作为使用语言的主体,如果能够明白彼此所使用词语的含义,亲近感、好感、认同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其实,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急先锋”,还是 “助推器”。只有加强语言标准、语言规范的认同,才可以更进一步、更深层次地开展文化、经贸、政治等往来。
其实,厘清语言用字差异,不仅局限于此类词典的编辑出版发行,在两岸各领域交流中,早已进行着此类“化差异为认同”的工作。“找出差异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化异为同,把这个差异消化掉,要把它变成一个统一的东西。”李行健教授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挖掘两岸语言用字中的差异,以实现两岸沟通交流的无障碍化,两岸民众及有关方面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沟通的渠道灌满诚意与友爱,从而带动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