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父亲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张贤亮之子执掌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一年间
新华社银川1月23日专电(记者艾福梅)“作为‘80后’,我最大的压力是父亲把这么好的东西传给我,我不能玩坏了。所幸,这一年,我觉得向父亲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著名作家张贤亮之子、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董事长张公辅如是说。
两天前,西部影城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春答谢联谊会。这位从父亲手中接过“权力棒”一年的“80后”年轻人向大家汇报了他的“成果”及“野心”。
“2015年,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游客量达150万人次,较同期上涨13%,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12%。数字是最好的证据,如果不喜欢,游客是不会来的。”张公辅说。
他介绍说,在这一年间,影城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影城坚守电影电视拍摄基地的定位,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灵与肉》《大话西游3》《新边城浪子》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一年级》《加油吧,新郎》等真人秀选择在影城录制。另一方面,影城也植入了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奇幻夜游让宁夏人和游客在夜晚多了一项玩乐选择、以“燃情岁月——塞上燃情”为主题的国际艺术节和“非遗展”也让影城的文化氛围多了时尚感和厚重感。
“我策划举办国际艺术节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但我还要继续搞下去,这不仅仅是为了影城,最重要的是增加银川的知名度。”张公辅说。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实践,镇北堡西部影城开始走多元化发展路线,这样以影视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得到了一些游客的青睐。当然,这些创新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说国际艺术节上的作品太现代,与影城荒凉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有人说,有的体验式项目忽视了游客的心态……
对于这些质疑,张公辅表现得很淡定:“当初父亲把影城交给我时,让我放心大胆去尝试,只要把握好‘一切为游客服务’这个核心点就行。我一直以此为行事准则,所有的决策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都是基于相关的调查报告。”
张公辅认为,自己的创新方向是对的,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当然,在2016年,他的团队也会吸收游客的一些建议,在艺术节作品以及体验项目上面进行调整。
镇北堡原本是明清时期修筑的一座残破的戍塞边城。1961年,正在“劳动改造”的张贤亮发现了镇北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中感受到一股不屈不挠的、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他还将这里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张贤亮的举荐和撮合下,导演张军召带着他的摄制组,在镇北堡拍摄了电影《一个和八个》,这片荒凉初涉银幕。随后,从谢晋的《牧马人》到张艺谋的《红高粱》,从《黄河谣》到经典武侠片《双旗镇刀客》和《新龙门客栈》,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到让中国年轻人奉为新经典的《大话西游》……正是因为这些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享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出”之美誉,也成为宁夏著名景区之一。
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先生因病去世。2015年12月,在其诞辰79周年之际,坐落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内的张贤亮纪念馆揭牌开馆。“尊崇父亲的遗愿,纪念馆简朴却不简单,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可以让人‘零距离’地了解父亲一生,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张公辅说。
父亲给张公辅留下了无数的瑰宝,在未来张公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将父亲的作品改编成漫画或者电影。“父亲生前最满意的作品是《习惯死亡》,虽然改编拍摄难度很大,但如果做出来肯定能让观众耳目一新,父亲也会很高兴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