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北京地铁试点建自杀干预机制 已成功救数人

2016年03月30日 06:49:0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北京地铁试点建自杀干预机制 已成功救数人

  前门站区相关人员观看乘客跳轨视频

北京地铁试点建自杀干预机制 已成功救数人

  昨天晚高峰,乘客在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候车

  频发的地铁跳轨事件,不但“吸引”了更多潜在的轻生者选择地铁自杀,也给地铁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没有屏蔽门的地铁1号线和2号线已成跳轨的重灾区。据地铁2号线前门站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区已针对地铁自杀事件形成了系列干预机制,比如事前劝导轻生者;乘客跳下轨道时尽快救人;一旦发生不幸事件,学习规律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据了解,目前,部分地铁老线车站已经通过事前干预机制成功挽救了部分轻生者。

  地铁试点事前挽救跳轨轻生者

  今年以来,地铁1号线玉泉路站、五棵松站、万寿路站和2号线东直门站陆续发生了几起跳轨事件。在地铁工作人员看来,频繁发生的地铁跳轨事件不仅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营,也给地铁的司机、工作人员、辖区武警和公安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月28日,地铁2号线前门站区邀请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专家为站区内工作人员进行自杀干预培训,站区内包括武警战士、公安和地铁工作人员共计6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含“人为什么会自杀”、“如何有效进行自杀干预”、“如何磨平处理跳轨事件造成的伤害”等主题。

  地铁前门站区区长祝亚君介绍,针对不时发生的地铁老线跳轨自杀事件,地铁逐渐摸索出一套干预机制,并逐步在站区推广,具体包括事前干预、事中快速救治、事后总结经验以及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等方面。

  针对地铁跳轨事件,北京地铁公司高度重视,要求各站区各车站严防死守,制定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事前干预成功挽救轻生者

  前门站区区长祝亚君介绍,站区想尽了各种办法避免发生地铁跳轨自杀事件,一旦不幸发生,也要尽快处理,第一时间救人,争取在十分钟内处理完毕恢复运营。

  2015年,地铁前门站成功挽救一名试图跳轨轻生的女乘客。当时,一名20多岁的女乘客多次在站台徘徊却并不上车。在场的工作人员发现后,上前询问这名乘客是否需要帮助。听到问候的女乘客突然掩面哭泣,说自己不想活了。随后,地铁工作人员立刻将女乘客带到安全区域,并联系辖区民警通知女乘客家人,最后由家人将其接走。这是事前干预机制实施后一起挽救跳轨轻生者的成功案例。

  “这几年,在摸索事前干预机制的过程中,前门站区也发生过几次挽救的案例,在发现潜在的轻生者后,我们都会通过公安机关联系轻生者的家人。同时,我们也会让女工作人员劝说轻生者,因为女性比较有亲和力。”祝亚君介绍。

  据了解,地铁1号线、2号线等老线均有成功救出轻生者的案例。

  2013年12月4日上午11时左右,在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一女子不顾站台工作人员的劝阻,边大喊“不怕死”边手足舞蹈地跳下站台。就在此时,一列地铁列车驶进站来,在工作人员和乘客们的大声呼喊下,列车在离女子不远处停下,随后该女子被工作人员制服并抱上站台。

  2014年1月1日中午12点25分左右,地铁1号线公主坟站内,一轻生女子突然跳入地铁轨道。地铁站调度员立刻通知进站列车停车,另一名站台工作人员则在断电后跳下轨道将该女子救出。

  常备便携式扶梯快速挽救跳轨者

  在地铁日均超过千万的客流基础上,有限的地铁工作人员如何才能在茫茫客流中发现“潜在”的轻生者?

  “除了地铁工作人员还有更多的‘眼睛’,在帮助发现轻生者。”前门站区区长祝亚君告诉北青报记者,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发现跳轨多发生在车尾处。因此,站区一方面要求所辖各车站综控室将摄像头固定在车尾和隧道口,实时监控易发生跳轨事件的车尾处乘客的状态。另一方面,发挥前门中队招募的360名平安地铁志愿者的作用。在乘车过程中,有意识关注车尾乘客的状态及情绪,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信息中心。同时,重要时期,在内外环隧道口各安排一人每天7点至19点严防死守,防止发生跳轨事件。

  前门站区副区长刘娟补充说,公司会让地铁中层管理人员观看部分跳轨监控录像,从中发现一定规律,比如跳轨乘客一般选择车尾,在站台徘徊多次,有列车到来不上车,或者情绪异常等。这些规律会由管理者传递给地铁员工,有效地对跳轨乘客进行干预。

  各站区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但也很难监控到所有潜在的轻生者的行为。祝亚君介绍,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站区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根据以往处理坠轨乘客的经验,站区要求各站将便携式扶梯及抢险设备分别放在站台两端的综控室和器材室内,房屋钥匙原来存放在综控室,考虑到应急情况节省时间,将钥匙配备在站台岗的工作人员身上,并随岗交接,不论谁遇到紧急情况都可以立即进行处置,以最快的速度挽救乘客的生命,同时缩短对运营的影响。

  地铁站试点开展员工心理疏导培训

  跳轨轻生者的行为,给地铁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一位地铁司机告诉北青报记者,原则上如果自杀的人在列车运行的区间发生意外致死,需要司机暂时将死者抬到不影响行车的地方;如果发现伤者也需要将其抬到车上,运行至前方站,再交站台人员处理。“我虽然没有遇到过,但身边同事有,确实对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地铁工作人员则反映,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幸事件的场景会时常在脑海中闪现,内心很难在短时间内平复。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专家李献云认为,自杀场地或者工具的容易获得是地铁被潜在轻生者频繁选择的原因。同时,媒体或者自媒体对于自杀的渲染或者报道,也让潜在轻生者发现了自杀实施的可行性,所以地铁自杀事件频发。相关部门应该尽量减少报道自杀细节或者美化自杀事件。

  如果地铁员工经历了跳轨轻生事件,心理上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应该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时间长了仍无法走出,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最重要的是看待事情的角度,比如一些地铁司机会觉得是自己的过失导致跳轨者受伤或者身亡,其实无论哪个司机都不应该将之归咎为自身的过错。”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建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8846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