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打工青年成中国“心灵捕手” 登浙大数学讲台成“网红”

2016年08月27日 11:22:3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8月27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朱涵 王阳)33岁的来自河南的物流工人余建春,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却带着自己的数学发现登上了浙江大学的讲台,与教授和博士生们“同堂论道”。这个中国故事,如同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现实版本。而故事主人公不只有“最强大脑”,还有毅力和专注。

  打工青年登上大学讲台

  今年6月的一天,在浙江大学数学学院的讲台上,余建春推演自己的数学发现;讲台下坐着6个人,是浙江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穿着宽大工作服的余建春腼腆地笑着:“手一直抖,特别紧张,还写错了数字。”

  来自河南新县的余建春,毕业于一所专科学校的畜牧养殖专业,目前是一名包装工。浙大“登台”的当天,他在黑板上一口气推演了自己五个数学发现,从上午10点半直到12点,汗水湿透了衣服。期间,他没有看一眼笔记或参考资料。这些数字和公式早就印在脑子里,他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在推算这些公式。

  余建春展示的五个发现中,有两个成果已被证实,有一个是类似回文数的有趣性质,剩下的一组“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和一系列高次同余方程式,让数学专家们觉得颇有亮点。

  浙大数学学院教授蔡天新说,余建春最具价值的发现,是一组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卡迈克尔数”是一种伪素数(伪质数),在一亿以内的正整数中只有255个。浙大师生验证了余建春提出的公式,认为在一定范围内,余建春的发现能够以更高效率找出更多卡迈克尔数。

  “余建春提出了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方法,他对数字有一种敏感的直觉,这是一种天赋。”蔡天新说。专家们认为,余建春的想法“新颖”“部分结果有一定深度”。由于论证过程简短,余建春的发现无法作为正式学术论文发表,蔡天新决定将余建春的公式收录在最新的英文著作中。

  “没想到琢磨出的数学公式居然得到了大学教授的认可!”回忆起上讲台,余建春十分惊喜。得到认可那一刻,他等待了多年,也期盼了多年。

  执着钻研8年推出公式

  余建春说,他的发现大都是靠“直觉”,那个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式就是凭借直觉一步步推出的,前后大约经历了8年。期间,他辗转各地打工,在北京、上海、苏州、东莞等当过保安、工人,但再艰苦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

  “有灵感时,写着写着就入迷,连续五六天埋头研究,吃饭睡觉都没心思。”余建春说,他当银行保安的一个月中,几乎天天研究公式,还推出了两个成果。他的“卡迈克尔数”公式,也是在一次工作间隙突然有了灵感。

  余建春从小就喜欢研究数字,闲时喜欢写写算算。他一旦有了新发现、刚到一个城市,就跑到当地最好的大学,试图拜访数学教授,分享自己的数学发现;见不到专家,他就把演算手稿寄给数学界的“大牛”,渴望得到认可。他说:“自己私下琢磨觉得公式是对的,但很多时候不会验证,心里没底,就想请专家帮忙看看。”

  今年5月,他给蔡天新的邮箱发了一封信,附上了写满了四五页纸的演算手稿。这封信为他争取到了在浙大“登台”的机会。这也是十多年来,第一次有专家对他这样一个数学爱好者作出回应。

  余建春追求数学梦想、登上大学讲台的故事很快蹿红网络。网友“村上果树”表示,余建春能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对数学的热爱,令人佩服;网友“tutunino”说:“希望社会有更多温暖的目光倾注给这样的年轻人……”

  他的执着坚持,也引发CNN、《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海外媒体的关注。CNN在报道中说:“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务工者解决了一道复杂数学难题,看起来就像是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的真实再现。”

  不少研究卡迈克尔数的学者,专门发邮件给蔡天新,希望能够交流余建春的成果和研究心得。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卡迈克尔数的专家威廉姆·班克斯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如果余建春的推导是正确的,那将是卡迈克尔数领域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发现。”

  蔡天新则认为,余建春的难得之处在于:踏实钻研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并乐在其中,理性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都值得尊重。

  “数学成了我最大的骄傲”

  余建春就这样成了“网红”。但他现今仍在一家企业中负责流水线包装,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5点,不断重复着分拣、装箱、包装……数学并没给他的生活带来实际改变。

  余建春的宿舍简陋,没地方看书、算数,他就用一高一矮两个油漆桶和几块红砖搭成“桌椅”,蜷缩在床铺旁演算;写得密密麻麻的演算纸,就塞在枕头底下。

  其实,一家浙江企业主动联系过他,愿意“提供一份发挥特长且稳定的工作”。经过简单面试后,余建春觉得他的数学知识不完整、不懂计算机,无法出任数学分析、财务等工作。还有一家基金会愿意出资供他上学,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先踏实工作。

  “我只是喜欢数论,对几何、微积分等都不懂;数学书上很多符号也看不懂,只会基本的运算。”余建春说,目前他的专业知识还难以达到高校的入学标准,眼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多赚些钱、娶个老婆,有个家庭。去年他已经在老家盖好新房。

  余建春害羞、内向,不善与人交际,但他说数学“一直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并不排斥。“以前的同学、老师都特地和我联系,说在网上看到我了。”余建春笑着说,数学成了他最大的骄傲。

  余建春觉得,在某些方面,他与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相似: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沉迷数论、常以直觉导出公式。拉马努金最终成为印度历史上的著名数学家。而余建春正在模仿拉马努金的研究思路,他也渴望自己能在数学上有更多成就。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946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