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部分早教机构真面目:课时价格高 能学什么遭质疑
“你又买什么了,3万多元钱?”电话里,男人的话满是无奈与不满。
“给你家闺女报的早教。”女方的一句话,让原本打算“兴师问罪”的男人顿时无言。
还没等男人再说,女人说了一句“我还在填表”,挂断了电话。
听着这番对话,记者有些忍俊不禁,问道:“孩子爸爸不知道报早教的事情吗?”
“只知道大概,不知道什么时候交钱。”女人一边忙着填表,一边回答记者。
在过去的一年中,记者跟随这个家庭进行早教领域的各式走访,在300多天时间对20余家早教中心进行调研。最后,这个女人只能以收费高低作为标准——只能选择价格高的。原因很简单——“早教行业水太深,教师资质到底如何无法判断,贵一定有贵的道理”。
就这样,这个三口之家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十个月里,在早教课程上花费了将近6万元。
这6万元花的到底值不值,谁也给不出答案。
到底能学什么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33岁的男主人岳天从事金融工作,年薪30万元;30岁的女主人王新是自由职业者,一年可以挣15万元;这个家庭还有一个成员,便是马上就要满两岁的孩子元宝。
对于这个小康之家,一年之内支出6万元的早教费用,也并非易事。“虽然有房有车,但每个月要还几千元的房贷,在北京生活并不宽裕。”即使如此,在王新看来,孩子的教育不能马虎。
“如果在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对他进行教育,那么实际上你已经晚了两天。”这是王新在最初接触早教行业时,一位所谓的业内人士挂在嘴边的“金句”。
而在王新的视角中,品牌或者宣传并非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师资,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育理念,甚至是课程计划都将影响早教效果。一旦师资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反效果,孩子不仅会抵触甚至还会讨厌上课,在早教中心并不是没有出现这种事情”。
带着这样的初衷,在元宝八个月大的时候,王新就开始了对早教中心的“调研”。
每到周末,王新就会自己或带着孩子到各个早教中心试听,曾经陌生而高深的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等名词早已烂熟于心,这么做只是为了精挑细选一家“最好的”早教机构,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了解过多家早教机构后,王新反倒更困惑了:“高端的早教机构都是打包收费,一个课程包最少都要近万元,中低端的早教机构我又看不上。”
记者跟随王新走访了几家早教机构,收费标准一般都是按照课时收费,每节课从40分钟到50分钟不等,价格大部分在150元至300元不等,总体感觉就是宣传都很“高大上”,价格却是不亲民。
那么,花这么多钱,几个月到两三岁的小孩子能学些什么呢?
记者和王新认真比较了两家来头不小的“国际早教中心”,发现除了两家的价位悬殊较大外,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以及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以1岁以内宝宝的早教课程为例,两家早教机构都实行亲子课。也就是说,上课期间,至少要有一位家长陪同。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见面问好、按摩抚触、运动(比如爬行、翻滚、扶站、追泡泡、学步)、听音乐等,教具无外乎都是摇铃、健身球、积木等。
至于“能学到什么”,早教机构的回答都是含糊其辞或直接回避,他们强调的无非就是促进孩子感知系统和体格体能的发育,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想象力,建立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等。
就这样,在左挑右选之后,王新在一家高端的早教机构购买了60节课,花费1.3万元。元宝在11个月的时候,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堂课。
将近一年的时间,元宝学到了什么?每节课都要陪同上课的王新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能说“孩子比较喜欢那里的老师”。
师资被质疑
第一次考察早教机构,王新用了4个月,第二次考察,王新则花了半年时间。
让王新迟迟没有作出决定的原因是,每当问及早教老师的师资问题,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没有必要质疑我们的师资,我们所有老师都在总部接受了培训,并有总部颁发的合格证书’。这样的答复算是好的了。”王新说,“我问一家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询问早教老师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和其他的国家承认的证书,这名工作人员回答说,他们机构的老师留过学,英语水平很高。再一次询问,回答还是模棱两可‘您放心吧,肯定能教好您的孩子的’。”
王新说,这样的回答太多了。早教中心大多打出“专业”牌,宣称不仅绝大多数都是学前教育或者幼师专业出身,而且都经过公司的严格培训才能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