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采访活动走进辽宁

2016年09月19日 15:04:55 来源: 中国气象报

9月18日,“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采访活动走进辽宁启动仪式召开。马东雷 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通讯员马东雷报道9月18日下午,由中国气象局、人民网联合主办的“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采访活动(以下简称“绿镜头”活动)走进辽宁启动仪式在沈阳召开。此次采访将聚焦辽河治理与保护、辽河口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关注各级气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郑江平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结和宣传,为国家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舆论支持尤为重要。此次“绿镜头”采访活动将全方位、多视角宣传辽宁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取得的进展成效,进一步深入分析辽宁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引发深层思考。

启动仪式后,由中国气象报、新华社、人民网辽宁频道、科技日报驻辽宁记者站、辽宁日报等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报道组,与省水利厅、林业厅、环保厅、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气象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辽宁水利设施建设、河道治理等举措对生态环境发挥的重要作用,全省森林覆盖率、三北防护林建设,生态省建设情况以及大气环境治理举措及效果,辽河生态治理与恢复的目标、措施与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等情况。

座谈会现场。马东雷摄影

辽宁省委外宣办副主任张绍瑞发言。马东雷 摄影

参加座谈会的辽宁省委外宣办副主任张绍瑞表示,辽宁省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2016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积极推进“四大工程”,即青山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沃土工程。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郑江平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水利厅江河流域管理局总工程师熊敬东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水利厅江河流域管理局总工程师熊敬东表示,“十二五”期间,辽宁全省中小河流和城市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辽宁将进一步完善河道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河道防洪治理,改善河道环境,逐步实现“水清、河畅、滩绿、景美”的目标。

辽宁省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学森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学森介绍,2013年年初,辽河成为“九五”以来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率先甩掉重度污染帽子的河流,辽河治理保护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辽宁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河理念和经验,结合保护区的特点,寻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突破。

辽宁省林业厅宣传中心副科长潘大为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林业厅宣传中心副科长潘大为表示,多年来,辽宁省一直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已经实施了38年的三北工程基本遏制了土地沙化、荒漠化的蔓延趋势,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明显发挥。

辽宁省环保厅大气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晓慧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环保厅大气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晓慧介绍,从2012年10月起,辽宁省启动实施蓝天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大气治理攻坚战,通过大力推动工程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辽宁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处长徐凤莉发言。马东雷 摄影

辽宁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处长徐凤莉表示,围绕建设“蓝天绿水青山”目标,气象部门重点在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价、环境监测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为农服务以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次采访活动为期6天,报道组一行将从辽河干流起点铁岭市昌图县福德店开始,深入铁岭莲花湖湿地、沈阳沈北地区辽河流域、盘锦辽河口湿地进行深度采访。

“绿镜头”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和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和人民在线承办。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持续举办了三年,采访团队已经深入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31次实地采访调研和全媒体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287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