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孙鑫晶:向勇敢的你们致敬
图为记者在摩洛哥街头
大家好,我叫孙鑫晶,是来自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一名80后电视记者。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跟我和我的年轻同事们,如何在战火中守望道义、坚守责任,执着信仰的故事。
在许多人眼中,记者是一个特殊而高尚的职业,他们笔下既有朗朗乾坤,是非曲直,也有道义忠奸,财产万千。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有多少新闻诞生在枪林弹雨之中,有多少报道用牺牲和血泪换来。我和我的同事,还有跟我同样是80后记者的妻子,我们就是这样与危险近距离接触,用信仰考验青春的人!
2012年,我的妻子被派往埃及的中东总分社担任视频记者。那一年,我虽然身在北京,但心却像插了翅膀一样,时不时就“飞”到她工作的地方,那时恰逢埃及颜色革命的鼎盛时期,每天听着她在那些地方出生入死的故事,我恨不得自己能马上飞到她身边。有一次,记得她因为赶着去解放广场报道正在发生的骚乱和游行,连续两天没有打来电话报平安,我心急如焚,看着电视新闻里传来的各种流血甚至死亡的数字,心惊肉跳地等着手机的铃声。那一年心里承受的煎熬,甚至比十年的岁月还要长。
一年后,我也抵达埃及与妻子团聚,可算能一解相思之苦,可一个人的冒险,却变成了两个人的同行。那一年,仍是埃及乃至中东地区政治局势极为动荡的一年,埃及政局从曾经的人群示威游行,已经演变成了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的炸弹。而电视记者和其它报道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记者必须紧邻现场才能记录下最真实的画面。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妻子亲眼目睹过无数流血、伤亡的现场,就在不断发生的的突发事件中,互相鼓励、互相守望、互相扶持。经常是我拍摄编辑、她出镜写稿,我传输素材、她再去做饭操持家务。同事们经常戏称,你们两口子真是配合默契啊。是啊,这种默契来自对彼此的爱,更来自于我们身上的责任。
我们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是为数不多的参与到国际大事报道中的中国记者。是让人们了解世界、倾听中国的重要传声筒,如果我们不出现在新闻现场,那就意味是失声、失语、失责!
在和平年代,有哪位80后,经历过子弹划过耳边?目睹激烈的枪战发生在自己身后?有哪位80后,经历过新闻同行,浑身是血地倒在自己身边?有哪位80后,经历过浓烈催泪瓦斯,呛辣自己的眼?但在埃及的这三年,我和我的妻子,都亲身体验过。
哈桑,一位年纪仅为 26岁的埃及报道员,曾经与我并肩战斗的同事,他就因在叙利亚被流弹击中而倒在我的眼前。那个画面,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无法抹掉的记忆。经历了陪他采访、陪他治疗,最后护送他的遗体回到埃及。漫长的二十多天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转变,见证了一名记者为新闻事业献出生命的全过程,让我对记者的责任和人生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很多人都曾带着羡慕的语气跟我说,孙鑫晶,看你们多幸福,夫妻一起驻外工作,走到哪里都有家,都有人惦记!的确,和很多驻外的单身汉相比,我的确是幸运的,可我也深深地知道,夫妻一同在艰苦地区甚至战乱地区驻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要锻炼的比你想象的更加强大。
当你无法用善意的谎言、美好的词汇伪装你即将面对的危险和工作任务时,你要强忍着担忧和泪水,给爱人递上出发的行囊;当你明知道那份发回来报道的背后是如何躲过重重危险、如何排除万难,而你要做的,就是抛开恐惧、抛开儿女情长,最快速地把这条新闻发回去。
事后我问我的妻子,以后再有什么危险的报道,你会让我去吗?她很坚决地说:当然不希望你再去冒险!……但是又不能给你拖后腿……下次,我替你去!
我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这是同样身为新华社记者的一个妻子的真实声音。
在新华社的大家庭里,在新华社驻外记者的花名册上,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夫妻,在艰苦战乱地区相互支撑,相互守望。他们将自己的根更深地扎在这片不安的土地上,他们成为动荡乱局中一丝安定的力量。他们非常普通,他们是无数新华社驻人群中的一员,他们的名字甚至不会有太多人记得,但他们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
新华社记者的新闻之路,“责任”二字,早已融到他们的血液里,正是因为心中的责任,他们才有更大的勇气,在新闻之路上,拥有寻找真相、讲出真话的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为记者心中的那份责任和守望,他们才会穷其一生,用新闻作品告诉我们: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人的操守,就在新闻现场,哪怕这个现场是枪林弹雨,哪怕这个现场是炮声隆隆,哪怕这个现场是瓦砾横飞,哪怕这个现场是鲜血淋淋。
最后,我要向所有在战地奋斗过,工作过的,和我一样普通的同事们,表示最真挚地感谢,感谢你们的勇敢,感谢你们的平安。向你们,致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