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山东分社叶婧:城里小妹下乡记

2016年11月09日 10:32:55 来源: 新华网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95968

图为记者在济南黄河大堤采访黄河抢险队员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城里小妹下乡记》。

  我,是山东分社目前唯一的“90后”女记者,来自听起来并不洋气的农村采访部。可我,为自己是一名农村记者而感到无比骄傲。

  其实,知道要跑农村,一开始我是抵触的。

  和许多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同事们不同,我是一个“生在城市中,长在高楼里”的姑娘,连个农村亲戚都没有。刚开始,我曾在夏收时穿着超短裙进麦地,踩着高跟鞋走田埂,出入农村土厕所都会被土狗追着跑。有一次下乡调研城镇化问题,我却连“土地增减挂钩”“四化同步”都不知道,惹得基层干部直摇头。

  是不是每一个新华社记者,都有过像我这样的“菜鸟”时期?但我很害怕,不光是怕自己丢脸,更怕因为我的生疏,而让“新华社记者”这五个大字“贬值”。

  可是,五年后的今天,不少基层干部对我说:我们单位的“90后”连和陌生人说句话都脸红,你却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你们新华社记者的素质真是不一般!

  他们是在说我吗?一个不谙世事、不懂三农的“90后”城里姑娘?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不一般”的新华社记者呢?

  也许,改变,是从采访一位农村妇女开始的。那次是去沂蒙革命老区采访,正好赶上过小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包饺子。

  当我敲开老乡的家门,他们先匆忙把手上的面粉在身上蹭干净,又把客厅收拾出来给我让座,还忙不迭的准备茶水……我觉得自己像个“不速之客”,如果说“新华社记者要成为社会活动家”,我还差得太远。

  索性,我收起采访本,脱去大衣、挽起袖子,一屁股坐在老乡家的厨房里,说:咱不采访了,咱就包饺子、聊天儿。

  他们不再拘谨,而是亲热的握着我的手,教我包饺子。我们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准备小年夜的晚饭。那是我第一次俯下身子,和他们交真心、做真朋友。

  见多识广是新华社记者的优势。可我却一度处于一种状态,就是:说得出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却说不出自己在那儿认识谁;说得出自己写过什么稿子,却说不出自己交了几个真朋友。

  跑了农村之后,我没结识什么高官大款,却和许多农民、基层干部成了真朋友。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愿意接我的电话、接受我的采访,向我传递来自最基层、最一线、最真实的声音。

  不过,顶着“新华社记者”的光环,诸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恭维话听多了,就容易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真的是“无冕之王”“无所不能”。

  直到有一天,一位村支书问我:村民不愿意赡养老人,怎么办?

  我当时想:无非是说服教育一番,再不济就关起来小惩大诫,还能怎么办?

  这位村支书说“这样可不解决问题”,他“自主研发”了一个“晒被子节”——每年立冬前后,子女们就把村里老人们的被子拿到村广场上晒一晒。为了让自家老人在乡亲面前体体面面的晒被子,子女们不仅早早给老人准备好新被子,还给他们置办上新行头。通过这个“土办法”,与周边村子相比,这里孝敬老人、赡养老人蔚然成风。

  像这样的办法,难道是我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能想出来的吗?脚踏实地的跑了几年农村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老师是农民,真正的高手在基层。

  可是,单凭“以农民为友”“拜农民为师”,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华社记者了吗?

  在接受入社教育时,听到领导要求“发扬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我还有点不服气,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理想信念能当饭吃吗?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的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赵老年过古稀,常年“早上一身露水、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人称“三水专家”。然而,这样的生活,也给他带来了各种病痛,其中最难捱的,是让他无法久坐的关节炎和要远离麦芒的荨麻疹。

  可我看到的,却是动辄坐几个小时汽车、进麦田毫不犹豫的赵老,甚至是“窝在车里就‘蔫吧’,一进麦田就‘返青’”的赵老。

  出于关心,我劝赵老: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可赵老却说:和早年比起来,现在已经是最好的时候、最好的待遇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呢?

  是啊,和赵老相似,我顶着“新华社记者”的光环,走到哪儿,人家都对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礼敬有加,我还有什么资格浮躁、抱怨呢?

  其实,在人才济济的新华社里,我算不上是一名多么优秀的记者,也没有什么出生入死的故事。但我这个城里小妹下乡工作的经历,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不谙世事的大学毕业生,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直至优秀的新华社记者?

  答案不言自明,是新华社常年提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良好作风锻炼了我,是新华社常年弘扬“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感染了我。

  因为,如果没有在新华社工作,我可能只跟领导干部、社会名流见过一两面,就自以为和他们关系熟、感情深。我就不会明白,年轻记者如果不用真心交往真朋友,就不会真正成为“社会活动家”;

  如果没有在新华社工作,我可能还自以为是,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我就不会明白,年轻记者只有脚踏实地、“拜农民为师”才能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在新华社工作,我可能依然觉得,“坚持理想信念”只是过时的口号,只顾着抱怨自己干的多、得到少。我就不会明白,“新华社”的平台已经给年轻记者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

  我说:我为自己是一名新华社记者而感到无比骄傲,我更为自己是一名新华社农村记者而感到无比骄傲。

  这是我的下乡故事,也是我的成长心声。

  谢谢大家。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0129357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