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记者冯源)9月2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古人在“秋分”会做什么事呢?
在21日开幕的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上,观众可以看到多个与秋分有关的习俗,除了和春分时相同的“立蛋”之外,在唐宋之前,秋分是“祭月节”。在岭南地区,旧时流行吃“秋菜”,而在100多年前,一些文人墨客会选用秋分主题的信笺写信,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此次博览会专门设立的二十四节气生活主题馆,记者看到了这套融合了雕版印刷技艺和二十四节气主题的《二十四节气笺纸》。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黄小建介绍说,它是根据清光绪年间著名画家刘锡玲的作品翻刻的。刘锡玲曾以画作《桂湖春燕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而他的这套画稿在当时也颇受欢迎。秋分的画稿是一幅寿星图,还题写了一句唐诗“秋分见寿星”,指的是当时天文学家在秋分夜晚观测南天老人星的工作。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这个主题馆里,观众可以看到三门祭冬、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等来自浙江、贵州、广西、湖南、河南等5个省份共10个二十四节气项目以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医药、食品等方面的非遗项目,一共有40多个。
此次博览会也是第11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主办方获悉,除了二十四节气主题馆之外,此次非遗博览会还设立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非遗展销活动、浙江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成果展和浙江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等多个板块。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近400位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参展,展示280个非遗项目的作品、产品和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