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无章、尘土飞扬?对于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的工人来说,这已经是建筑工地的过去式。搭载“互联网+”,建筑工地正向着“精益、智慧、绿色”的方向转型。
精益施工
1月16日7时30分,苏宪新来到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的施工现场,这是江苏省在建面积最大的预制装配式保障房。一个个构件正等待着吊运、组装。身为项目经理的苏宪新拿着平板电脑,给即将吊装的工人交底。
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构建模型库、完成构件拆分、预制率统计……几乎从房屋打桩开始,项目就开始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模拟出今后一年的施工任务。
三维建模可视化交底、场地规划、机电管线深化布置及检查管线是否碰撞等,基本上所有交叉复杂的施工工序都借助BIM实现了有序化布置。同时,BIM模拟生成的构件精度数据可在线传输给部件厂家,实现部件的精准定制。
8时,工人们开始按照BIM方案吊运构件。苏宪新调出吊装可视化系统,正在吊装的构件360°一览无遗。这正是该公司的一项建筑“黑科技”——吊装可视化。
通过安装塔吊“视频黑匣子”,塔吊司机告别对讲机时代,通过操作室屏幕,就可看清构件是否达到起吊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也能实时监控塔吊司机并进行指挥,让塔吊操作更安全、更省力、更精准。
智慧施工
9时,质检员刘卫民走到房屋角落,拿出手机对准柱子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它是构件的专属“身份证”,包括构件节点详图、现场实测数据、施工操作人员、检查人员、检查情况与整改情况等信息,从而建立起质量信息可追溯平台,真正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
9时30分,一群即将登高作业的工人来到VR体验区。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般看到在建工地的每个细节,还能进行虚拟场景演示。
此时,虚拟场景里演示的是工人在爬架上登高作业的场景,未按照规定戴好安全帽的后果不堪设想。体验结束,心有余悸的工人高小松说道:“体验式安全教育,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敢大意。”
苏宪新回到办公室,打开工地管理APP,作业场景实时出现在电脑上。项目在工地塔吊上布置了几十组高清摄像头,借助“天眼”,全方位、多角度监管现场施工。
绿色施工
10时, 滴滴滴……几声警报过后,项目外墙及走道两端的喷管喷出水来。
为了营造清新舒适的工作环境,项目在工地现场设置噪音和PM指数传感器,全天候监测空气质量、噪音分贝、环境湿度和风速等,并将指数动态传输到现场LED显示屏上。
一旦现场PM指数超过正常数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启动降尘降霾措施,全方位喷淋系统从高空到地面,形成逐层打压的三级降尘体系,让扬尘无处可逃。
20时,项目工地早已无人施工,为了节能降耗,安全员程生昌登录手机APP,点击“关闭电源”按钮,远在600米之外的几处高瓦数照明大灯立即熄灭。
通过在塔吊控制电箱中安装网卡,下载手机APP后,可远程控制现场塔吊照明。因为现场下班时间不统一,待到所有工人下班后,远程熄灯便捷又节能。据了解,仅此一项,每月就可节电840千瓦。(记者 傅晓茹)
-
征集丨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驻村日记:“逃学少年”的读书梦
2018-01-22 08:56:51
-
李扬:中国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
2018-01-22 08:56:51
-
【影巢周刊·第77期】腊月至 欲还乡
2018-01-20 09:05:42
-
“大寒已过腊来时”,盘点那些与大寒有关的诗句
2018-01-20 10: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