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凉山:“一村一幼”斩“穷根”
2018-02-06 16:36:06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2月6日电 题:凉山:“一村一幼”斩“穷根”

  吴晓颖、肖林、窦彦群

  一年前,5岁的彝族女孩吉玛阿呷听不懂汉语,见到陌生人就躲在大人身后。在村东头的村幼教点就读后,她不仅能用普通话背儿歌,还主动与人打招呼,变得开朗大方了。

  在吉玛阿呷居住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沙合莫村,两年前新建了幼教点,这让当地孩子直到上小学二年级、三年级才会说汉语成为历史。

  几周前,记者到沙合莫村幼教点,只见半个篮球场大的院坝内摆放着儿童组合滑梯,教室、活动室宽敞明亮,彩电、电子琴、玩具教具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4名辅导员正给两个班的学生上课,孩子们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念儿歌。

  这是凉山州3000余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为让民族地区幼儿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村为单位建幼教点,普及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并减免在园幼儿学前3年保教费。

  吉玛阿呷的外婆说,几个孩子都是在自己“背上”长大的。如今,外孙女在家门口就能读书,还不用交钱,真是太好了。

  让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是许多家长的心声,也是凉山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因学前教育普遍缺失,彝区孩子上小学后才开始学汉语,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困境”,孩子听不懂容易厌学。“一村一幼”为幼儿打好语言基础,从源头打牢“控辍保学”根基,使民族地区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学前教育曾是凉山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据统计,2014年凉山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0.73%,仅有3所公办村级幼儿园。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后,到2017年底全州村级幼教点有3059个,入园幼儿达11.7万余人。全州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3.35%。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游开军说,各地突破师资、场地、资金等发展瓶颈,把村委会活动室、闲置村小校舍等改造成幼教点。并由四川省财政“兜底”,对彝区10县行政村每村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劳务报酬补助2000元,保证了教学点正常运转。

  为破解幼儿“听不懂”问题,凉山聘请双语教学辅导员,还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融入民族特色、操作性强的教材。教师通过游戏、儿歌,教孩子说汉语。

  记者在普格县、昭觉县等地多个村幼教点看到,入园幼儿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不但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打招呼,还学会写字画画跳舞。

  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政府还通过午餐补助前移营养干预关口,改善贫困地区幼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状况。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国家对凉山州11个国贫县的学前教育幼儿实施午餐补助,每生每天3元。在部分有条件的幼教点,依托中小学校食堂送餐,幼儿吃上了有营养的热饭菜。

  在海拔2500米的昭觉县普诗乡杉树村,26岁的幼教点辅导员土比日呷是本村人,幼师高专毕业后,她选择回乡当教师。她告诉记者,幼教点没有伙房,就委托附近村小配送午餐,每顿饭一荤一素一汤,孩子们很爱吃。

  39岁村民吉木喀则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二儿子在杉树村小上学,小儿子在杉树村幼教点学习。她说,两个儿子在学校吃的免费午餐比家里的饭都好,明显长高、长壮了。

  “看着孩子们养成好习惯、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脸上洋溢的笑容,特别满足。他们的未来,一定比我们这代人更好。”土比日呷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科威特最大博物馆群揭幕
科威特最大博物馆群揭幕
冷的边关热的血
冷的边关热的血
大渡河峡谷绝壁上的“天边”村寨
大渡河峡谷绝壁上的“天边”村寨
江西婺源:星江河上鸭嬉戏
江西婺源:星江河上鸭嬉戏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29807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