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题:工程营长孙东风的“小年夜”
新华社记者张选杰、李兵峰
今年2月8日,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夜幕降临,突袭而来的寒潮,让深山中的火箭军某国防工区像冰冻了一般,人穿着军大衣还觉得寒气直往骨子里钻。
晚7时,每日例行的安全誓词活动后,一队导弹工程兵又朝着工地出发了。带队的孙东风说:“为了赶工期,让阵地尽早形成战斗力,我们官兵分成两拨,全年施工实行‘两班倒’,现在是去上夜班。”
孙东风是火箭军某工程旅四营营长,从1998年入伍后,他一直坚守在国防施工一线。20年来,他随部队参与完成了10多个重大国防工程建设任务。
“今天晚上要爆破,不到现场我不放心,就和副营长换了个班。”白天一直带领官兵钻眼、装药的孙东风说,“我的名字中碰巧有个‘东风’,父亲是个铁道工程兵,当年送我进火箭军当兵,就是梦想让我送东风导弹飞天,没想到现在成了为它筑巢的人。”
到了工地,只见一条正在掘进的坑道,不断向大山深处延伸。“对我们导弹工程兵来说,施工就是打仗、阵地就是战场。近期遇到不良地质,我们各个班组不能蛮干,要讲方法、搞创新,还要注意做好安全举措,确保万无一失……”孙东风简短有力的动员和工作部署后,官兵们井然有序地奔向各自工位。
孙东风所在的导弹工程部队,担负特殊的使命任务,数十年来为共和国筑起了一道道“藏得住、打不着、抗得住、摧不毁”的“地下长城”。
“为了建设能打胜仗的地下工程,导弹工程兵天天与大山为伍、与岩石为伴,经常遇到塌方、岩爆等情况,还随时面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种危险。”四营教导员卢水清说:“我们这些带兵的人,晚上从来都不锁门。尤其是遇到不良地质、恶劣天气时,睡觉都恨不得睁着眼。”
10多年前,当时任排长的孙东风,随部队在一处工区施工,遇到连续的特大暴雨。一天晚上,雷雨交加,睡到半夜,他敏锐地感到会有危险,赶紧叫醒全连官兵。刚撤到安全地带,肆虐的泥石流一泄而来,将临时宿营地席卷而空。
曾经在施工过程中降服了一个个“拦路虎”的孙东风,在工地上是最忙碌的人。一晚上的时间,他一会到被覆分队检查施工质量,一会到掘进分队查看进度,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转个不停。
“你别看营长长得五大三粗,可是一进工地,心就细得跟针一样,总是不停地提醒安全、纠正操作、传授技能。”跟随孙东风奋战多年的一排副排长、四级军士长陈琳说。
坑道里的鏖战如火如荼,转眼间就到了凌晨。炊事班给大家送来了夜餐。最后一个打餐的孙东风,捧着一大碗边吃边说:“施工体力消耗大,如果不补充点,后半夜就没法坚持。”夜餐后,稍微休息了一下,他又带领官兵们干了起来。
“轰!轰!轰……”一切准备就绪后,坑道里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余烟还没散尽,孙东风就带领几名骨干进去查看情况。看到一切顺利后,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又指挥官兵开始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一夜无眠。9日早晨,当一身泥土、满脸粉尘的孙东风,带领官兵拖着疲惫身子走出坑道时,一道道阳光肆意地洒落在他们身上,大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每次晒晒太阳,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呆在坑道里的导弹工程兵来说,也是十分奢侈的。”一路疾走的孙东风说:“走,赶紧回家,媳妇和女儿肯定早早在等着呢。”
-
火箭军坚持实战标准深化导弹号手“一专多能”训练
寒风料峭,冰雨刺骨。在某导弹发射训练场上,火箭军某旅多个发射架被判号手“阵亡”,只见一批“多能号手”迅速奔赴“战位”,一人完成多岗操作,在预订时间内完成反击作战。2018-01-31 18:23:10
-
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2018-02-09 08:50:40
-
摄影征集丨春节回家,牵妈妈的手
2018-02-09 09:32:33
-
中国铁路有哪些“世界之最”?
2018-02-09 09:51:02
-
"赏超级红月 看夜色北京"获奖公布
2018-02-09 09:13:50
-
如果旅行青蛙穿越到宋朝,会寄回怎样的明信片?
2018-02-09 08: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