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1日电(记者柴海亮、勿日汗、李云平)冬日的草原,衰草连天,一栋冒着炊烟的砖瓦房透露出大地的生机。阳光透过窗子洒进屋内,照亮了角角落落,连厕所的瓷砖地面、抽水马桶和洗漱池都泛着白光……走进蒙古族牧民斯庆花草原深处的家,记者惊喜于其宽大而现代的卫生间。
过去,初来乍到的外地客人内急四处找厕所时,牧民们会淡定地说,草原到处都是“厕所”,这么大的草地,随便哪里都可以解决。从小在草原生活的斯庆花也不例外。
42岁的斯庆花,一家三口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哈拉图嘎查,有4000亩草场。作为土生土长的牧民,她见证了草原厕所的变迁。从“草原处处是‘厕所’”到“只在屋里上厕所”,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用了5年时间。
2013年,内蒙古在牧区推广简易厕所,草原上首次出现了用石膏板围起来的小旱厕,每户牧民为此可获得政府300元补贴。小旱厕不分男厕、女厕,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寒风刺骨;到了2015年,石膏板小旱厕升级为砖砌旱厕,分男厕、女厕,政府免费提供砖和水泥;2016年,牧区厕所革命实现了飞跃,由室外走进室内,越来越多的牧户安装上了冲水式厕所,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
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相邻的牧户之间相隔少则几公里,多则数十公里,无法像城镇一样集中布管道通水。因此,每一个牧户的用水系统都自成体系。
“我家屋前有个大容量储水窖,解决上水问题;屋后有个2米深的渗水井,解决污水存储问题。过些时间,环卫部门就上门清理渗水井。”斯庆花说。
据川井苏木党委书记庞龙湖介绍,从2016年开始,草原上新建的房屋都有设施齐全的冲水式卫生间。
目前,内蒙古已将农村牧区改厕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加快农牧区卫生厕所建设进程,打造宜居的人居环境。而正在进行的草原环卫革命也在撬动乡村文明升级。
如今,斯庆花每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家里积攒的垃圾打包后,开车扔到离家1公里远的垃圾收集点。在川井苏木有40处这样的垃圾收集点,每隔几天就会有垃圾清理车来清运。
“以前牧民习惯把积攒的垃圾随意丢弃,每年都有牛羊因吃垃圾而死亡,它们的胃里有成团的塑料。”斯庆花说,“现在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很珍惜,垃圾少了,草原也更美了。”
-
终于又到了要聊聊年终奖的时候了
2018-02-10 09:39:33
-
刘尚希:风险无界,防风险要从整体上把握
2018-02-11 08:41:48
-
离开了手机,你还会社交吗?
2018-02-11 08:41:48
-
腊月,到这些地方去寻浓浓的年味儿!
2018-02-10 09:39:33
-
影巢周刊丨鹤舞寒天 仙气十足
2018-02-10 09: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