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13日电(记者邹大鹏、杨思琪)这是一节“农民工专车”,大红春联贴在车厢入口,灯笼彩带增添着喜气,更有酸菜等家乡风味贴心暖胃……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如同一个“流动的家”。记者12日随K49次列车采访时,东北汉子邵丽春不禁眼角湿润:时隔三年,在浙江打工的他终于踏上了与家人团圆的列车。
这条回家路究竟有多远?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邵丽春和郭海燕夫妇给出的答案是:宁波到甘南,2893公里,3年。
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地处偏僻、资源贫乏,“靠地种粮、靠天吃饭”让许多农民“吃不饱饭”。邵丽春说,家里种水田一年纯收入不到3万元,还要供两个儿子上大学,负担很重。
2015年3月,邵丽春夫妇离开故土,到浙江省宁波市一家工厂打工,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三度春秋。“第一年没赚到钱、没钱买票,第二年放假日期不确定,后来临时买票,两个儿子一起在网上抢都没成。”
邵丽春说,去年的春节是酸涩的。在冷清的员工宿舍里,他们和80多岁的父母视频通话,手机屏幕那头是热腾腾的饺子和满桌酒菜,这头只是两碗煮面条加鸡蛋。这“寒碜”的“年夜饭”让老母亲哭了:“回来吧,家人相守才是年!”
“最想过年,也最怕过年。”春运期间一张小小的车票,承载着许多像邵丽春一样的异乡客的心事和乡愁。
今年春节前,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将一节行李车换挂成硬座“专车”,分别于10日、11日下午1时48分从杭州发出。这样一节临时增开的列车,让300名甘南县农民工如期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回家路。
42小时22分后,到达齐齐哈尔火车站的邵丽春和工友们带着红围巾合影留念。随后他们在站门口的“公路客车售票处”买票,出站30米就登上了直达甘南的大巴车。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建成32个这样的“无轨站”,“公铁联运”“春运接力”打通了农民工回家的“最后一公里”,也为不通火车的贫困地区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有了这趟车,我就不担心回不了家了,年前多干一天活儿又多赚了100多元。”邵丽春说,他们夫妻去年挣了7万多元,出行的便利让更多同乡可以根据南方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化,择机外出。
“既能出去赚钱,又能回家过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处副处长孙宏利说,虽然行李车厢改客运车厢利润会有所损失,但只有推出老百姓认可的服务和产品,才能赢得长期稳定的客源市场,农民工兄弟们在亲情和年味中的获得感是无价的。
坐在大巴车上,邵丽春焦急又兴奋地望向窗外,因为老母亲正包好饺子等他们开饭。“哪儿好都不如家好,如果家门口有像样的企业,我就想踏踏实实守着爹妈。”邵丽春说。
-
在地球之极,我们是怎样的存在?
2018-02-13 15:21:32
-
“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企业为何如此热衷?
2018-02-13 15:21:32
-
这个春节,你家气温咋样?
2018-02-13 15:21:32
-
故宫新年首展:数字影像还原九件“国家宝藏”
2018-02-13 15:21:32
-
又遇春节“亲情题”:过年回谁家?
2018-02-12 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