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甘肃甘谷:三代人务工 选择各不同
2018-03-09 15:55:0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兰州3月9日电(记者王朋、张玉洁)眼下正是外出务工季。在甘肃省天水市龙城广场,463名务工人员乘上赴江苏苏州的大巴。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42岁的张维林感慨万千。

  “我以前也是背井离乡的‘打工仔’。”甘肃省甘谷县腾达职业介绍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张维林仍记得,26年前他穿着姐姐淘汰下来的草绿色夹克衫,踏上了开往苏州的火车。

  没有招工信息,也没有一技之长,他只得挨家询问建筑工地,20多天后才找到一份杂工。“那时人不挑工作,只要有活干就很好了。”

  14年的打工生涯,让张维林更明白外出务工人员的需求。“打工不能只靠吃苦耐劳,思想也要‘迈开腿’。只有拥有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发展。”2006年,有了一定积累的他返乡创办了职业介绍所,并在次年开办了培训学校。

  这次由他介绍去往苏州的400多名工人,大多“攥着”缝纫、电焊等专业技能,大多数人月薪为4000多元。“这和我当时‘卖力气’已经大有不同。”张维林说。

  12年间,累计10万人通过他这个窗口走向了江苏、山东、天津等地的企业。

  “80后”张见黎就是其中一员。2008年,在张维林的帮助下,她去了山东青岛一家服装公司做缝纫工。

  “当时甘谷县平均月工资1200元左右,我在青岛能拿到3000多元。”张见黎说,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自己收入,而且还掌握不少资讯,视野更加开阔。

  在与东部地区工友的相处中,张见黎第一次了解到,凭着缝纫技能,可以去国外打工,而且比在国内更挣钱。

  考虑再三后,她向亲友借了5万元报名培训,用4个月学习日语。2012年7月,她到日本一家服装厂工作,5个月就还清了外债。3年下来,攒下了30多万元。

  考虑到要照顾上高中的孩子,张见黎回到家乡,并在2017年开了一家冒菜馆。“现在既当老板又当员工,起早贪黑虽很辛苦。但想着今年要挣出房子的首付,朝着目标去,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张见黎说。

  甘谷县劳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福林介绍,近年来,返乡创业热潮渐起,以三四十岁的“能人”为主体。打工让他们有了资金、宽了眼界,从事餐饮、汽车销售、绿色果蔬种植等各个行业。

  和背负着经济压力外出务工者不同,年轻人对工作的要求要多元。

  “95后”的安兵霞家在甘谷的山区。家中20多亩土地种着苹果、油菜等作物,还开了一个小卖铺。衣食无忧的她总想着外出务工“见世面”。初中肄业后,安兵霞随亲戚外出务工,成为一名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人。

  没多久,安兵霞就调离流水线,去办公室担任文员。

  “虽然文员工资比流水线工人低了近千元,但是工作条件好了。”安兵霞说,除了每周有单休、每天工作8小时之外,还能接触很多人,学习新东西的机会也很多。

  为了提升劳务输转质量,甘谷在加大职业培训的同时,还在用工大省建立了10多个劳务站,密切对接企业与工人。

  从事劳务工作的张维林也开始打造务工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平台上线3个多月来,已帮助1062人找到工作。

  王福林介绍,2017年,甘谷县实现劳务输转超过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约1/6。劳务经济已成为甘谷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方式变得多元,外出务工人员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发展机会。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建筑女工时装秀
建筑女工时装秀
樱花海 映春光
樱花海 映春光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增大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增大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医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医生”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25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