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黑臭水体”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一龙治水”降服海口美舍河污染
从原环保部认定的“黑臭水体”到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海南省会海口市区内主要河流美舍河实现这一改变,仅用了半年多时间。
美舍河全长23.8公里,海口市4个辖区美舍河流经3个,被认为是海口绿色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性、基础性廊道。然而,作为海口市府城地区的母亲河,美舍河却长期以来饱受污染之苦。
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曾卫华介绍说,由于美舍河河道的渠化、阻塞,河道水面窄小,水流不顺,水体水动力系统较差,导致周边地块内涝严重;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薄弱,水体自净能力较差;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中心城区存在混接错接现象,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污水主干管网长期高水位运行,污水处理厂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污水从沿岸已截污的排放口中溢流进入水体;沿线有较多雨水口,雨水带来的面源污染进入美舍河。这些问题,使得美舍河被列为“黑臭水体”。
“这些年来,海口市一直在为城区的臭水发愁。治理美舍河,治理东西湖,引水治污,大举措就没断过。可是,这些措施要么只能管一时,要么连一时都管不了。海口的大沟小渠,在烈日下散发出阵阵恶臭。”海南知名评论员矢工对海口市的治污工作没少批评。
海口市最终找到了治污难的“病根”:水务、园林、市政、环保等单位都有治水的责任,多头管理,信息不畅,“九龙治水”最后却无人负责。
为此,海口从众多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治水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和一位市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下设摸排组、环保组等8个小组。全天候现场办公,建立工作微信群,遇到问题“马上就办”。
“我们在全国多个城市治过水,像海口这样成立这么高规格的‘治水办’、涉及部门这么广的治水团队,我们还是第一次遇见。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半小时内就能有回应。”桑德集团沙坡水库-美舍河流域治理项目一位负责人说。
桑德集团是具体负责美舍河治理的社会企业。引入桑德集团,源于海口此次治水采用了“PPP(公私合营)+EPC(总承包)+跟踪审计+全程监管”的模式,这意味着桑德集团在中标后的15年内,成了美舍河的“管家”,海口市政府在今后15年中通过对其考评分期付款,按月考核,按季付费。在盈利压力的驱使下,桑德集团必须竭尽全力保证治理效果。
有了新的管理机制、治水模式,美舍河迎来了转变的曙光。短时间内,海口市第一次摸清了美舍河的排污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海口市排查美舍河的管线长度达216.8公里,调查总住户109937户、331633人,排查出美舍河沿岸排水口339个。
根据专家团队提出的“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多元系统水环境提升治水战略,海口市对管网排查中发现的130个排污口进行分类处理,对88个排污口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截污纳管;对31个排污口采取行政执法取缔;11个排污口为正常雨污合流管排放口,列入远期全市雨污分流项目一并推进。同时,在美舍河高铁示范段建设3座污水临时一体化设备,日处理量达7500吨,建设一处人工梯田湿地,日处理量达5000吨。
曾卫华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美舍河河底的淤泥清理了30万吨,河底种植了约40.5万平方米沉水植被,与鱼、虾、贝等高级水生动物形成良好生态循环系统,消耗和降解河道中的内源污染物。
最让海口的治水者自豪的是,治理美舍河,海口收获了一个比著名市区公园“万绿园”更大的绿地公园——凤翔湿地公园。占地1400亩的凤翔湿地公园曾是海口的垃圾场,从2017年2月至9月,仅仅半年多时间,凤翔湿地公园已建成1.4万平方米、全国最大的八级人工梯田湿地,通过自然净化、种植美人蕉、苍蒲、再力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有效去除氮、磷、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每天可处理5000吨的生活污水,出水指标达到一级A。
治理美舍河,海口不止步。2017年9月28日公布、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让海口有了首个关于城市内河水系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海绵城市”和城市生态修复理念全面融入该法规。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