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4月6日电 题:齐帮共助迈向幸福生活——四川凉山特补乃乌村脱贫攻坚见闻
新华社记者 胡旭
在四川凉山州普格县特补乃乌村,一个两层楼的幼教点占据了整个村活动中心的一大半,墙壁上贴满了童趣剪纸,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响起。
“孩子们读上书,以后就有希望了。”幼教老师吴芳说,这里大班小班加起来总共有60个孩子,不仅教他们认字读书,也教他们文明礼貌,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
村主任阿达日哈介绍,特补乃乌村是个彝族聚居村,山高路远、土地贫瘠,产业基础弱、农民增收难,2014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而且教育很落后,是普格县脱贫任务最重的村落之一。
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四川省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对口帮扶特补乃乌村。“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输血与造血、救济与开发、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帮扶原则。”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恩华说。
针对部分村民久居高山、房屋老旧、交通不便、用水困难的情况,特补乃乌村实施了迁移集中安置,帮扶单位对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5万元,对132户非建卡贫困户每户补助3.5万元。
同时,在各方支持下,村里还配套建设和改造了排洪河道、村道路网、安全饮水、能源沼气、地下排污、电力,以及村民活动中心、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20多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如今这些项目陆续竣工。走进村口,一排排灰墙青瓦的彝家新居沿着山脚的缓坡错落排列,家家户户的小院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挤了一辈子‘土墙草顶’,从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阿品日夫老人说。
要真正脱贫,关键还在增收。恰逢春耕时节,记者看到不少村民正推着便携式农机整田翻田。“新一茬的蔬菜种子马上就该下地了,现在整土培土就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特补乃乌村一组组长曲木友初解释说。
长期以来,特补乃乌村的主要作物是马铃薯和荞麦,经济附加值不高,也不成规模。这两年,村里在帮扶单位支持下整理了几百亩农田,发展羊肚菌、李子、樱桃等作物,逐渐形成了产业支撑。
“过去种土豆只够自己吃,又累又不赚钱,现在学技术种蔬菜、种水果。”村民吉伦里土说,加上合作社分红,自己每年可以收入几万元,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好。
目前,特补乃乌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住房难、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文明新风、健康生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村民们对现在的新生活很满意。
-
济南团市委启动“太阳花”育苗计划助力脱贫攻坚
2018-03-26 13:35:42
-
从“田园”到“校园”:贵州“校农结合”助力脱贫攻坚
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说,“校农结合”扶贫,让卡蒲乡一年间生猪存栏增长2.2倍,土鸡增长2倍,萝卜增长5.1倍,土豆增长3.9倍,白菜增长2.9倍,一批生猪村、白菜组、茄子寨悄然形成。2018-03-12 10:27:37
-
辽宁下达12.4亿元资金支持脱贫攻坚
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4亿元,省财政扶贫资金7亿元。2018-03-14 16:07:44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