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22日电 题:武汉:一个中国“超大城市”的绿色实践
新华社记者罗鑫
今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 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世界地球日”前夕,在武汉园博园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区域,一队小学生正认真地听着领队老师讲述园博园如何将一片占地约700亩的垃圾填埋场,华丽变身美丽生态公园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位于武汉市郊的金口垃圾填埋场启用,该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行后累计填埋量超过500万立方米,约376万吨。垃圾场2005年关闭,但积存的垃圾仍然产生气体、渗滤液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公报显示,该市常住人口达1089.29万人,按照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武汉成为中国现有的几座超大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约18%上升到2017年的约58%。然而,越来越多的城市近年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突出。
2015年,时隔37年后,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2012年,武汉提出运用生态回归的理念,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好氧修复、封场修复、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处理等,并在其上修建园林景观作为园博园主会场,获得当时评审小组的肯定和认可,最后获得第十届园博会主办权。”园博园工程师肖勤武说。
金口垃圾填埋场2013年开启生态修复治理、回归自然之美的重生之旅,污染严重的区域采用好氧技术,污染较轻的区域采用封场技术。经过近两年修复,垃圾场六成左右的垃圾通过好氧技术得到降解。
“当时每天戴着口罩上班,起风时恶臭难闻,下雨时污水横流。”62岁的黄云林曾是金口垃圾填埋场的一名职工,如今返聘到园博园工作。
“现在的园博园芳草绿茵,鲜花绽放,到处是沁人心脾的清香!”黄云林说。
在园博园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处理区域,自动化设备还在一天24小时运营。“每小时有200多方的甲烷气体通过这套系统转化,每天有110方的水被处理为达标、可排放的中水,用于周边浇灌花草。”北京时代桃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现场负责人邵福根说。
2015年12月10日,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设园博园的成功范例,一举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园博园只是武汉这座“超大城市”绿色实践的一个缩影。历经城市大建设“阵痛”的武汉,高峰期曾有几千个工地同时施工,被市民戏称为尘土飞扬的“光灰之城”。而今,通过打造城市生态绿心和慢行交通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低能耗清洁生态建筑,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水域面积超过30多平方公里的东湖是武汉市的城中湖。绵延100多公里的东湖绿道,是中国国内首条城区内5A旅游景区绿道,它依托东湖秀丽的风景和丰厚的人文历史,让市民实现或漫步、或骑行的“慢生活”。
据了解,绿道建设中进行了退渔环湖、湖面治理、湖泊连通等工作,为了不影响上百种野生脊椎动物的生活,绿道沿线特意设置了管状涵洞和箱形涵洞,专供小动物通行。
“绿道兴起后,机动车让位于自行车和行人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季冬兰说,“绿道设计背后的一个个细节,反映的正是这种新理念,不仅视觉上赏心悦目,而且更利于环境发展。”
在武汉光谷落成的中国最大绿色仿生建筑——“能源之花”大楼,每时每刻从照明、通风、制冷、用水等方面都在节约能源。
“大楼外形酷似马蹄莲,是国内首个采用‘大型风光互补与建筑一体化系统’的建筑,此系统由3500㎡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一组万瓦级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成,可为主体提供约48万度的年发电量,是大楼自身用电量的14%,远远高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2%的要求。”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研究中心黄晓宏博士说。
黄晓宏介绍,从地下停车场一直延伸到草坪表面的光导照明系统,在白天自然光充足的条件下,可以“0用电”满足地下停车场全部照明,每年节约电量5万度以上。位于大楼顶部的雨水回收系统,可保证整个大楼用水量的38%使用的是回收用水,每年可节约用水4800吨。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