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妈妈刘淑琴(中)和两个女儿吃饭(5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新华社银川5月13日电 题:超越血缘的母爱
新华社记者
清晨6点半,刘淑琴起床。
打扫房间,做好早饭,叫醒女儿,送去上课……一整天她都在忙碌中度过。
她的生活,因这些孩子而变得不同。
我有12个孩子!
“来,妈妈教你系扣子,看,把这个对上,好,这个手抓着扣子,穿过这个眼。”
刘淑琴已经手把手教了3年,7岁的小女儿小颖(化名)还是不会系扣子。
“妈妈看看漂亮了没,眼睛看着镜子,自己照一个,看看漂亮了没?”
一边给大女儿小丁(化名)梳头,一边试着跟她交流,而18岁的小丁只能低声吃力地说出三个字--漂亮了。
孩子们的回应很微弱,刘淑琴却已经很欣慰很满足了。
这是两个特殊的孩子,小颖是先天愚型,小丁精神发育迟滞,理解和沟通能力很差。
“这些孩子先天发育不好,反应比较迟钝,要反反复复给她讲,小女儿7岁了还是不会用筷子。”刘淑琴说。
因为患有先天疾病,小丁和小颖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来被收养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受益于家庭寄养这种新型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两个孩子先后来到了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惠丰村的刘淑琴家。
刘淑琴从2003年开始成为寄养妈妈,那一年,3岁的小丁来到了她的身边,当时她自己的儿子15岁,闺女13岁。
“她来的时候皮肤白白的,因为自己孩子大了,现在来了个小孩,所以家里人都特别喜欢,我老公就抱着她串门子,邻里都说,得了个小女儿,高兴得很啊。”刘淑琴回忆道。
养大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照顾小孩算是很有经验了,但这次却超出了她的想象。
刘淑琴说,小丁刚来的时候呆呆傻傻的,动不动就尿了,大便拉裤子里了,照顾起来很费劲。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早晨吃完饭就带着两个孩子来家庭寄养工作服务站,大的在手工室学刺绣、穿珠,小的在特教室进行康复训练,上午下午,一直坚持来。”刘淑琴不仅要当孩子的母亲,还要当她们的老师、陪读和康复训练师。
从38岁到53岁,这些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占据了她人生整整15年宝贵的时光。
“我自己有2个孩子,在我家前前后后寄养了10个孩子,等于说我有12个孩子了。有时候别人也问我嫌弃不,我说自己也是母亲,也有孩子,我把这些娃娃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谁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呢!”刘淑琴说。
她会叫我妈妈了!
陪伴这些孩子长大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
2014年,刘淑琴因腰部受伤住院治疗,回家后,只能卧床静养。
一天,家中只有刘淑琴和小丁母女两人,当时14岁的小丁主动给她端来一杯水。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个年纪早该懂事,照顾生病的妈妈也并不稀奇,但刘淑琴却深知对于小丁这样的孩子是多么不易。
“哎哟,我当时可感动了,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孩子虽然不善表达,但她心里知道妈妈生病不能下地了,需要有人照顾。”刘淑琴说。
十多年朝夕相处的母女情,那一刻凝聚在一杯简单的白开水中。
浓浓的亲情不仅仅在两个孩子与刘淑琴之间。
刘淑琴的儿子平时在外工作,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小颖,还经常给她带礼物。
“有时候儿子一段时间不回来,她也想哥哥,但不会说,就自己跑到哥哥房间躺一会儿”。刘淑琴说小颖有她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哥哥的想念。
小颖4岁时来到家里,刘淑琴每天都教她叫妈妈,一年多过去了,却迟迟不开口,这让刘淑琴有些着急。
2016年秋天的一个早上,小颖突然开口叫了两声妈妈。
“我当时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赶紧让她再叫我几声。”刘淑琴有些激动。
宁夏儿童福利院永宁家庭寄养中心主任王津说:“有的孩子好久了才会叫妈妈,好多家长一听,赶紧给我打电话,说我的孩子会叫我妈妈了,我太高兴了!”
根据每个孩子送来时的身体状况,福利院会给他们推算一个生日。
今年5月12日是小丁18岁的生日。按照规定,成年后小丁将被转送到社会福利院,离开自己生活了15年的家。
5月13日,是小丁在家陪伴妈妈度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
刘淑琴在不舍的同时,加紧教小丁一些手工技能,希望女儿以后找到一份简单的工作。
相对于普通孩子,小丁的未来有太多的未知。
“担心她能不能工作?能不能自立?能不能成个家有人照顾?哎,有时候这个事,不敢想啊。”刘淑琴对孩子的担忧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
孩子总有离开家的那一天,但是这些孤残儿童在寄养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将会影响他们一生。
27岁的小凯(化名)曾在寄养家庭生活过,如今,他已步入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寄养家庭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有爸爸妈妈的关怀和兄弟姐妹的陪伴,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如果我没在家里生活过,这辈子就可能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对于这段生活,小凯甚是感念。
宁夏儿童福利院院长杜勇说,我们曾做过对比研究,与在儿童福利机构长大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孩子情感更充沛,因为他们拥有过完整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不能让他们被二次遗弃!
在银川市永宁县惠丰村,目前有100个孤残儿童生活在57户人家,在过去的17年中,共有328个孩子在102个家庭里生活过。
但起步并不容易。2001年,当宁夏儿童福利院在永宁县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之初,当时的惠丰村妇女主任王书敏带着王津在村子里走访,给村民们做普及宣传。因为需要寄养的都是孤残儿童,很多村民都不愿意。
“你说得这么好,你自己咋不带一个?”面对王书敏的游说,村民郝耀光当众质疑。没过几天,王书敏就接收了一名孤儿,成了一位寄养妈妈。
在少数人的带动下,这份爱心被不断传递,越来越多的惠丰村村民加入了家庭寄养工作的行列。这里也渐渐成了宁夏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第一村。
2004年,郝耀光和爱人也先后接纳了两个孩子。
政府对寄养家庭有一定的经费补贴,刚开始一个孩子每月不到300元,目前增加到1000元,这也算是对寄养家庭的一种激励。
刘淑琴说,最初自己刚好闲着,加上还有些补贴,所以就试着带带这些孩子。现在家里有钱了,但是这份情感却割舍不掉了。我愿意把这件事做到底,因为这是一种爱的传递,也是受人尊重的,现在像我一样的寄养妈妈越来越多了。
40岁的李红勃当过幼教、做过生意,2012年她回到惠丰村后,被周围寄养家庭的爱心所感染。
“当时我家楼上就有一个爱心家庭,我看她每天带着孩子去做康复运动,在小区楼下玩,很有感触。我特别喜欢孩子,自己也做过幼教,觉得带孩子一定不比别人差。”2015年,她家迎来了两个先天愚型的孩子。
周围年纪大一些的寄养户也有人问过李红勃:“我们年纪大了,只能带带孩子,你这么年轻,怎么不出去打工多挣点钱?”
但是在李红勃看来,两个原本陌生的孩子叫她“妈妈”时的幸福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刚开始做家庭寄养工作时,惠丰村还是农村,可现在因为城市扩建,村里人都成了拆迁户,家家都有几套房。如果说起初还有些经济刺激的话,那么现在这些寄养妈妈已经把这当成了一份事业来做,她们真的很伟大。”杜勇说。
如今在村民们眼中,寄养的孩子和自己的娃娃一样,都是村子的一部分。
对一些自理能力强一些的孩子,福利院会送他们去幼儿园和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也会对部分孩子进行一些工作技能的培训,期望他们以后能够自立自强。
“作为和我们一样的人,这些孩子有愿望、也有资格生活在家庭里,感受家庭的温暖。他们已经被亲生父母遗弃过一次,但社会不能让他们被二次遗弃。”王津说。
用15个春秋去爱10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刘淑琴,才让这些孩子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能够再次体会家庭的温暖。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
爱,可以超越血缘。(记者卢鹰、曹江涛、唐亚蒙、刘飞)
-
通讯:“当你走进这扇门,我们就是一家人”--记澳大利亚年度母亲称号获得者莱维尔
这个小男孩是莱维尔抚养的第一个孩子,自此开始,她悉心抚养了50多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2018-05-12 13:12:23
-
大四男生深陷校园贷 母亲借钱卖宅基地凑21万还不清
还有一个多月,23岁的小谢就将大学本科毕业,这半年来他行将崩溃,而这一切都源于校园贷……2018-05-11 12:00:13
-
把92岁痴呆母亲“绑”在车后座7年 送货大叔说:最好的孝是陪伴
家在成都的蔡玉俊今年52岁,是一名送货员,每天骑着电瓶车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车后座上还有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92岁老母亲。2018-04-22 09:03:55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