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员江荣升(右)、吴智健在检查管廊的钢筋。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武汉5月14日电 题:当一群“90后”与工地相遇——记奋战在军运会工地上的90后新农民工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廖君
太阳刚从地平面透出一丝光亮,江荣升早已起床赶往工地。每天早上6:30在工地上和施工班组碰面“开会”,就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
26岁的江荣升是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项目施工员。合理安排好当天的施工内容、人员、进度等,并为工友们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困难,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平时除了吃饭和休息,江荣升基本都在围着工地转。“工地是个磨炼人的地方。”他坦言,刚开始进入这个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让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他有些不太适应。枯燥、单调而忙碌的工地生活,更让他一度感到迷茫。但这几年来在工地上“摸爬滚打”,让江荣升逐渐适应,并对工地生活有了全新认识。
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包括地面的道路改造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重要配套工程之一。
一改传统建筑工地大多为中老年工人的现象,记者注意到,这个项目现场有不少年轻的面孔。自去年7月开工以来,就有不少“90后”员工陆续入驻工地。他们当中,有的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的是经历过多个项目的“熟练工”,江荣升是其中之一。
一群“90后”与工地相遇,他们展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可贵精神。黝黑的肤色、坚毅的眼神和满腔的热情才是他们身上共同的标签。
5月14日,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员兰增林(右)、方维在测绘管廊主体。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为了抢工期,项目“下雨不停工”。由于施工所在地雨水丰沛,经常小雨突然就变成瓢泼大雨,浇得他们措手不及,场地太大来不及跑回驻地,他们还得冒雨组织排水,确保工程安全。这样的经历至今让来自福建农村的兰增林历历在目,“现在回想,那时候最苦,但是战胜一个个困难,挺有成就感。”
“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多吃点苦。”今年是方维参加工作的第八年,而这已是他待过的第六个工地。“想家了,就电话、视频,不后悔成为一名建筑工。”
5月14日,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员兰增林(右)、方维对管廊附属结构进行核对。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方维还有一个习惯,得空的时候就跑到老师傅身边“帮忙”,偷偷学着老师傅的手艺。“每换一个工地,就会经历差不多30%的不一样的施工工艺,不断会有新东西需要我们学习。”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也成了他在工地上的乐趣之一。
从曾经把这当做一份谋生的工作,到投入满腔热情,挑起责任,转变就在不经意间。每天看图纸、泡在现场协调施工,看着工程一点一点慢慢成形,兰增林心里充满自豪,也感到肩头“责任更大了”。
5月14日,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施工员江荣升(右一)、兰增林(左二)、方维(左一)、吴智健在工程现场合影。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虽然我不是城里人,但这座城市里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工程有我的汗水和功劳,看着就觉得骄傲!”今年春节,22岁的吴智健并没有踏上回乡的列车,而是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工地,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工地上的历练,也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老练很多。
“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有人瞧不上工地上的活,不愿意干。”但对这几个“90后”来说,去工地已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其实相较于传统建筑工人靠蛮力,随着技术革新和我们的加入,建筑工地上已是另一番精彩。”
努力工作,尽快存足够的钱;多陪伴父母,好好培养孩子;继续考证,以后自己做工程……工地上的他们,话语平实,梦想也是那么朴实。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