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四川卧龙发现“世外熊园”:野生大熊猫宝宝不怕人
2018-05-30 15:57:5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5月30日电(记者余里)记者30日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5月29日,三名野保队员在对正河铡刀口区域进行野生大熊猫 DNA采样建档工作时,巧遇一只亚成体大熊猫。这一发现填补了该区域大熊猫调查的空白,为四川大熊猫DNA档案增添了新的数据。

  据视频拍摄者张涛讲述,下午三点左右,他们一行三人在海拔2770米的一处斜坡收集到很多新鲜大熊猫粪便后,就坐在树下休息,随后发现不时有树皮碎屑掉落,起初因为疲惫而没理会,随着碎屑越掉越多,三人抬头便发现一只熊猫宝宝。

  这只熊猫宝宝正在树干上往下移动,在距野保队员十几米的位置往树枝方向爬去,它转身找了个舒服的枝桠挂住,呼呼睡起了大觉,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

  据工作人员判断,熊猫宝宝估摸40来斤重,大约7个月,圆滚滚胖乎乎,特别憨萌,在树上一动不动。队员们猜想熊猫妈妈应该就在附近,为不打扰两母子的悠闲下午时光,队员们随即迅速离开。

  铡刀口位于卧龙正河区域的中部,是卧龙自然保护区最核心区域,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河流劈开山谷,山的下半部分几乎呈垂直状,三名队员从一处缝隙攀爬上去以后,发现中部是一个平缓区域,也就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形成的二级夷平地,分布有大熊猫可食用竹,符合大熊猫栖息的生境。

  正河区域地势陡险,地形复杂,在2011至2014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调查队员未能到达铡刀口区域。此次调查,野保队员在铡刀口区域不仅收集了大量的新鲜大熊猫粪便,还幸运的遇上了不怕人的大熊猫宝宝,填补该区域大熊猫调查的空白,为四川省大熊猫DNA档案增添新的数据。

  据悉,这是卧龙境内今年第三次拍到野生大熊猫,前两次均由红外相机记录到老鸦山和五一棚的熊猫母子活动画面。55年来,卧龙致力于通过大熊猫的保护,带动整个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四川省林业厅保护站相关专家对此次新区域的发现表示,通过大熊猫重点区域监测、DNA档案建立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十年来的保护工作及震后栖息地自然恢复,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质量正在逐步提升,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壮大和扩散,将发挥邛崃山北部大熊猫源种群的重要作用。另外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多次熊猫母子,也说明卧龙野生大熊猫野外繁衍发展趋势非常良好。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孩子们的“红领巾护路志愿队”
孩子们的“红领巾护路志愿队”
抢抓农时夏种忙
抢抓农时夏种忙
“双胞胎村”的快乐童年
“双胞胎村”的快乐童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988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