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风云二号: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进化之路”知多难?
2018-06-06 00:26:4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6月5日电(记者张建松)5日21时07分,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最后一颗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已成功发射3个批次、8颗风云二号卫星。

  二十多年来,为了站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更好地守护地球,风云二号卫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进化之路”。

  1994年,风云二号01星在发射前夕发生重大事故。此后,上海航天人继续踏上风云二号艰难研制之路。1997年6月10日,长征三号火箭载着风云二号02星顺利升空,这颗卫星被命名为A星。

  当年6月21日,中国卫星气象中心成功地获取了第一张可见光云图。7月13日,又成功地获取了第一张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12月1日,卫星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投入我国气象业务。

  然而,10个月后,A星的天线消旋系统发生失锁故障,造成数传和转发无线通道中断。经过努力抢修,卫星也只能每天断续工作,获取有限的几幅图像。

  再次总结经验教训,上海航天人又踏上下一颗星的研制征程。2000年6月25日,风云二号03星发射成功,命名为B星。改进后的天线消旋系统良好,但转发器又出现故障。

  是临时研制一颗相同的应急星接替B星,还是直接研制风云二号02批全新的业务卫星?在上级部门和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上海航天研制团队选择了后者。

  2004年10月19日,风云二号C星在长三甲火箭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经过半年多严格考核,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C星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由试验阶段进入业务运行阶段。世界气象组织对C星高度评价,并将它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

  上海航天人再接再厉。2006年12月8日风云二号D星发射成功,实现风云二号C星、D星在轨互为备份、双星组网运行的模式。2009年8月,风云二号E星接下了在轨超期服役的C星“接力棒”。

(科技)(1)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形成稳定的业务系列之前,中国气象局为确保风云二号业务卫星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增加三颗风云二号03批业务卫星。

  风云二号03批F、G两颗业务卫星,分别于2012年1月13日、2014年12月31日成功发射,实现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运行模式,可以提供最高每15分钟一次全地球圆盘观测、每6分钟一次区域观测。

  自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至今年5号台风,我国对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471个台风、登陆我国的141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据风云二号卫星总指挥李海生介绍,最新发射的风云二号09星,是03批的第三颗业务应用卫星,也是风云二号所有卫星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稳定的卫星,入轨后将命名为H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专注为我国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支撑。

  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发挥重要作用。2017年8月,风云二号E星提前捕捉到巴基斯坦强降水迹象,及时发出气象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在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期间,我国风云卫星数据成为该国震后24小时内抗震救灾的重要保障。

  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 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收官” 七大关注点一一解读

+1
【纠错】 责任编辑: 冯孔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东南大学师生校友伉俪祝福学校116周岁生日
东南大学师生校友伉俪祝福学校116周岁生日
大兴安岭火灾:救火队员连夜作战
大兴安岭火灾:救火队员连夜作战
江苏兴化:“水上森林”画中游
江苏兴化:“水上森林”画中游
新青岛人的“恣”生活
新青岛人的“恣”生活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94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