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大山里91岁老医生的心愿
2018-06-27 22:25:0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6月27日电 题:大山里91岁老医生的心愿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春惠 张伊伊

  他叫刘明先,一位医生,今年91岁。

  13岁时,他发誓要报答共产党的恩情,自此,饱含热情、一心一意追随党。

  30岁时,组织交给他一件事需要进山,他毫不犹豫一头扎入,留在山里60年。

  90岁时,他说任务基本完成,但还有一个心愿,这一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今年91岁的他通过了考察,日前正式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他在深山里有什么任务?为什么90岁才递交入党申请书?

  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

  刘明先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始于少年。

  9岁,刘明先在老家贵州瓮安县看见路过的红军,他们和蔼可亲,穿着草鞋,为老乡挑水。

  13岁,刘明先和父亲来到凤冈县,挑着挑子给人剃头。一次,当地国民党保警队队长叫刘明先给他的儿子理发,刘明先站着不动,保警队队长对刘明先又打又骂,还拔出了枪。正在这时,一位叫王冠群的中共地下党想办法将父子从一旁小巷带离,救了他们一命。

  “没有共产党救我,我早就死了,我要报答共产党的救命之恩。”刘明先说。

  1945年初,刘明先快18岁了,听说日本兵打到独山县,血气方刚的他带着10多名同乡青年想去前线杀敌报国。听说共产党在遵义,可走到遵义找寻一圈,只发现国民党的部队,他悻悻而归。

  轰轰烈烈的人生愿景无法实现,刘明先只好跟着一位老中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安排刘明先去贵阳、贵定等地学西医,学成来到长顺县威远镇卫生所当医生。

  1957年,长顺县在偏远地区筹建麻风病院,要找一个既懂中医,也懂西医的医生去负责。刘明先恰恰符合条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在他看来,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30岁的刘明先背着米、火药枪,与县里另一位同志结伴同行。医院选址在广顺镇石板村一个叫龙岭的地方,远远看得到山,但却没有路,钻丛林、走野路整整一天才到。在龙岭,他们找到个废弃的牛圈,拿一块油布铺在牛粪上便成了床。夜里听见野兽叫,两人爬起来,抱着火药枪,“咚咚”朝天放两枪壮胆。

  第二天开始修病房,平块地,砍几棵树当立柱,割茅草做房顶,锄头横挂门框上当做门,一批病房很快建好了。

  第一批病人来了,有的五官溃烂,有的手足畸形,刘明先对他们倾心治疗。

  周边县的病人慕名前来,病人渐渐多了,最多时有200多人,病房不够用,附近的山洞也用上了。

  刘明先摸索出中西医结合的一套治疗方案,挽救了数百个麻风病人。他的方案得到专家的肯定,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门等各类表彰10余个。

  除了治疗,刘明先还要操心一大帮人的衣食住行。他把病情重的病人集中在重病区,病情轻的病人集中在观察区,轻微病人要在生产区参与种粮、种菜、喂猪。每年医院可生产不少苞谷,还有猪肉吃。

  额外的任务

  在缺医少药的时期,医院附近的少数民族群众常找刘明先治病。

  村民唐友发背着镰刀上山砍柴,不慎从马上摔下,镰刀砍伤了自己的手臂。刘明先用碘酒泡一下缝衣针和棉线后,把伤口缝合,再放些消炎粉,包上纱布。

  在外孙女王雪飞的记忆里,外公家更像一个门诊部。半夜三更常有人在窗户喊:刘医生,请你到我家去看病。刘明先从不推辞,默默提着马灯出门,有时回来已经天亮,就直接到病区上班去了。

  无论是外伤急病,还是肚痛发烧,大家都找刘明先,除了接生。

  当地妇女生孩子都是在家生。有一个产妇生孩子,请来的接生婆用碎瓷片割断了婴儿的脐带,月子里孩子得了破伤风,后不幸去世。

  这件事让刘明先痛心疾首。他在卫生院时学过接生,爱人生孩子都是自己接生的,如果他来,这个孩子不会死。

  后来,刘明先取代了产婆。附近几个村寨,经刘明先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多达百余个,因为让刘明先接生,就意味着母婴平安。

  刘明先看病从不收钱,这让大家过意不去。村民邓福秀的病治好后,把家中唯一的一头牛卖掉,卷着一包十元的票子来感谢,刘明先坚决不要。

  刘明先的二女儿刘萍光说,父亲有工资,在当地算“有钱人”,常自掏腰包贴补有困难的村民。如果村民来家里看病赶上吃饭,刘明先定会叫人家一起吃。

  任务差不多完成了,还有一个心愿

  有了新农合的保障后,来找刘明先看病的村民渐渐少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当地政府解散了麻风病院,让治好的病人返乡,未痊愈的病人纳入县里医院救治。

  但有17个病愈的人返乡后没找到地方落脚,最后又回到龙岭。已退休的刘明先本可以随子女到县城生活,看到他的病人回来了,他也不走了。他认为,自己有义务照顾他们。

  走这家,送两把面条;走那家,送两包糕点。

  他们病了,他要去看。

  谁家有读书娃经济困难,他资助。

  哪里路不平了,他拿着锹去填平。

  没通自来水之前,大家都用着附近一小股山泉,一个早上才能接一桶。为了让大家方便,刘明先做了个小木槽,把分散的山泉集拢成一大股,一会就能接一桶。

  如今,这17人中还剩下3人。低保户陈光明和金国珍是一对夫妻,一个84岁,一个64岁,低保户罗仁兴77岁,他们都身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刘明先一直关照着他们。

  刘明先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直到去年初,挂职到石板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孙平听说了刘明先的事迹,他去家里看望刘明先时,刘明先告诉孙平,自己追随党一辈子,也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现在,党交给他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就剩这个心愿了。

  “他对自己要求很高,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因此90岁才递交入党申请书。他对党的忠诚让我感动。”孙平说。

  经过一系列考察程序,2018年6月21日,广顺镇党委同意接收刘明先为中共预备党员,得知消息的刘明先激动得双手哆嗦,老泪纵横。6月26日,刘明先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晓朋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香港青年参访武汉
香港青年参访武汉
宁夏沙坡头:羊皮筏上对“花儿”
宁夏沙坡头:羊皮筏上对“花儿”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改革开放40年 老物件见证新变化
改革开放40年 老物件见证新变化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8112304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