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长居深山几百年 如今迎来新生活——广西“土瑶”群众脱贫一线见闻
2018-07-07 10:59:4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南宁7月7日电 题:长居深山几百年 如今迎来新生活——广西“土瑶”群众脱贫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吴小康、曹祎铭

  在湘、桂、粤三省交界的大桂山脉中,生活着中国唯一的“土瑶”——瑶族的一个独特支系。700多年前,“土瑶”群众的祖先迁居广西贺州市,目前“土瑶”群众只分布在当地平桂区鹅塘镇、沙田镇的6个行政村,共有群众8500名。

  长居深山、生活艰难,这是“土瑶”群众的生存状态。据当地扶贫部门统计,6个村的整体贫困发生率超过50%。目前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等举措,帮助“土瑶”群众稳定脱贫。

  “我每天能挣100元钱,我妻子也在这里干活,收入和我一样!”54岁的盘转青脸上沾满草灰,柴刀别在腰间。记者日前遇到他时,他正和几十个村民忙着清理山上的杂草、灌木丛。盘转青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有人承包了这片山坡,计划栽种茶树。

  盘转青所在的沙田镇新民村属于“土瑶”聚居村。从镇上出发,车子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他们长期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大山里土地稀少、资源匮乏,生活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沙田镇文化站站长蒋仕宽说。

  新民村马窝小学的教室是一排平房,学校操场也是新建的。教师盘道养说,学校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兴建,孩子们受教育的条件明显改善。

  新民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外地投资。村里的300亩茶园因管理不到位,几乎没带来任何收入。经协商,村民们决定将茶园转租给外地客商何仕超。新茶上市后,因品质较好,何仕超决定扩大种植。何仕超算了一笔账:茶园每年的采茶期为8个月,仅采茶、田间管理等用工就要100多人,每亩地一年的劳务成本大约1万元,全年茶园仅支付工资就达300万元。

  当地党委、政府瞄准出行难、住房难、饮水难等“短板”精准施策,积极帮助“土瑶”群众脱贫。

  跟以往相比,“土瑶”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平桂区扶贫办副主任陈树介绍,平桂区“十二五”以来共投入近亿元资金,逐步改善当地的道路、饮水、供电等条件,目前通往6个“土瑶”行政村村委所在地的道路已全部硬化。

  住房是令“土瑶”群众头疼的问题。山区里平地少,群众大多在山脚或山腰搭建木房,一些群众甚至住在茅草屋里。为帮助他们改善住房条件,从2013年以来,平桂区以每户5万元的补助标准推进危旧房改造,至今“土瑶”聚居区的茅草房已不见踪影。

  针对“土瑶”群众居住分散、生活环境恶劣,当地还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陈树介绍,已有部分“土瑶”群众搬迁到新的安置区生活,此外还有315户1924人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我们给搬迁群众开展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确保能搬得出、稳得住。”陈树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增强“土瑶”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更多的“土瑶”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从而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华盛顿民俗节上演叠罗汉
华盛顿民俗节上演叠罗汉
哺育
哺育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俯瞰夏日西湖
俯瞰夏日西湖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309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