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贯穿西藏尼木县城,向西10多分钟车程就到了塔荣镇雪拉村,绿树环绕、溪流淙淙,旁边一块茂盛的狼毒草田格外耀眼,一位老人正在田间用铁镐精心侍弄着。
68岁的次仁多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雪拉藏纸的传承人,“仅仅是我记得的,造纸技艺传到我这一代就已经有三代,现在我又传给我儿子们,那就是第四代了。”从事制作藏纸50多年的次仁多杰掰着指头数道。
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纸,相传源自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造纸技术,因使用的原材料是狼毒草,具有不怕虫噬、不易腐烂等特点。
因为藏纸还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每张藏纸都是手工打造。决定藏纸质量的根本因素就是狼毒草的根,但狼毒草对人的眼睛、皮肤刺激很大,长期接触的人脸上会过敏长痘,还有蜕皮的症状,虽然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制作中仍存在风险。为了藏纸生命的延续,次仁多杰一直在坚持。
以往制作藏纸用的狼毒草都是在山间采挖野生的,如今老人开始尝试人工种植狼毒草。在他看来,自己这片田地里种植的是藏纸的未来。
“家里传下来的,你们回来跟着做吧!”次仁多杰利用老父亲的威严,让两个儿子回到家中一起传承技艺。
起初,儿子们在工坊里心不在焉地消磨时间。看到儿子们的表现,次仁多杰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证书拿到了他俩的面前,“这只是我们家的事吗?这是国家需要我们来传承。”捧着沉甸甸的证书,兄弟俩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地跟着父亲从头学起了技术。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次仁多杰的藏纸生产作坊从雪拉村搬进了县城里的工业园。新建的藏纸厂每年能生产4800多张,售价70块钱一张的藏纸除去成本开销,年收入不到10万元。可纵使如此,次仁多杰还是乐此不疲地前往多个学校,教孩子们藏纸的制作技艺,还办起了自己的非遗传承基地和藏纸销售点。
如今,父子三人是雪拉藏纸制作技艺仅存的传承人,次仁多杰视藏纸手艺为传家宝,唯一的信念就是把藏纸做得更好,传承得更好。他说:“藏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既是手艺,也是文化,我们不仅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鲜 敢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