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16天的体育赛事上,它留下了丰富的体育遗产、文化遗产及社会遗产。
十年一瞬间。2008北京奥运会仿佛还在昨天。今天,人们仍在享受着北京的奥运遗产——鸟巢、水立方等场馆依然是各种比赛及活动的热门举办地,并成为北京的著名景点;强身健体成为全民意识;而奥运给北京带来的和谐的社会氛围仍然保持至今。
2009年8月,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在北京市政府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简称奥促会)成立,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巩固和扩展奥运成果,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奥体育事业在城市的持续发展。
那么,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的城市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国如何利用规划奥运遗产?针对相关话题,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付晓辉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影响之大者,在赛事之外
《瞭望东方周刊》: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的骄傲,十年过去了,北京奥运的影响还在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付晓辉: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影响不止于16天的体育赛事上,它留下了丰富的体育遗产、文化遗产及社会遗产。
首先,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政府将其开幕的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大众体育健身需求日益扩大。
其次,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奥运场馆赛后除了举办如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杯跳水赛系列赛北京站比赛等大型赛事外,还经常上演晚会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动,丰富了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奥运会之后,国家对体育文化事业和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丰富了体育文化产品,让市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再次,社会氛围更和谐。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全市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比如每月11日的“排队日”,每月22日的“让座日”,再比如对140万名窗口行业职工进行的文明举止教育培训,提高了窗口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这些举措,因奥运而起,奧运之后也很好地坚持了下来,形成了长期效应,最终受益的是市民百姓。
《瞭望东方周刊》:所以赛事之外的影响,其实比赛事更大。
付晓辉:对。奥运遗产渗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领域。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切实感受到这些奥运成果。
而奥促会成立以来,依托有形及无形的奥运遗产,大力开展公益性的体育及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
除了市民自发的健身活动外,奥促会还举办了“彩色跑”“国际奥林匹克日跑”等大众健身活动,并且正跟一些社区合作,推广我们编排的“悦冬”冰雪健身操。可以说,如今政府组织和群众自发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遍布城市和乡村,大众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们创办的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不仅聚焦全民健身活动,也注重体育与文化的结合,为百姓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而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也吸引了众多的体育影视爱好者,征集到了许多专业的体育影视作品,让市民免费欣赏。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奥运遗产研究,在赛事筹办期间,以遗产的先行研究引领工作,在赛事结束后,也要加强遗产的传承。要让遗产视角贯穿奥运工作始终。
奥运为城市,而非城市为奥运
《瞭望东方周刊》:事实上,近年来不时可见舆论对于举办奥运造成浪费的批评声。从整体的奥运遗产角度,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付晓辉:首先,2009年6月19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收支结余超过10亿元。
但除了经济效益之外,也要看到奥运会给城市带来的其他影响。比如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完成了明城墙、永定门城楼南中轴线等一批重要文物、景观的修复工程,古都的魅力进一步显现,也让北京市市民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更加增强。
当然也有人认为,奥运前的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事实上,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加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终都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适和便捷了。不是说我们为了奥运会花钱建了这些基础设施,而是奥运会在北京的城市建设发展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某种意义上看,奥运会的举办,加速了北京城市建设的“补课”进度?
付晓辉:回过头来看,如今北京城市定位和发展,奥运会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虽然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依然还不够精细,但是借助奥运会的契机,这些问题在加速改善。奥运加速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无论是从理念上、规划上、定位上,都有大的促进和发展,这些变化谁最受益?老百姓。
国际奥委会现在也提出,奥运会要在城市整体框架下来举办,奥运会要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不是城市为了奥运会而建设。
“北京周期”如何讲故事
《瞭望东方周刊》:冬奥会越来越近,奥促会将如何助力和参与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推进冬奥遗产的规划管理工作?
付晓辉:今年,冬奥会进入了“北京周期”。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上的重要标志性活动,全力筹办好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也是北京市当前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剩下两件大事分别是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们已经制定了《奥促会北京周期行动计划》,着眼助力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和推动“双奥”遗产传承等目标,从2018年起至2022年,将推出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工程、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工程、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工程、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双奥”遗产规划传承工程等“五大工程”19项工作任务。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还将不断地补充新的工作任务。未来几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奥促会北京周期行动计划》,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是2008年奥运遗产的承继者,也是2022年冬奥遗产的承继者,我们将按照统一部署,通过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公益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冬奥会等项目积极支持和参与筹办工作,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为冬奥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将继续举办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为冰雪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我们将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会加强沟通联系,与冬奥组委密切配合,做好冬奥会遗产规划管理工作。
《瞭望东方周刊》: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是国际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都说体育无国界,讲好奥运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付晓辉:体育外交,不光是运动员努力的结果,相关的机构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也非常重要。比如,北京奥促会通过承担一些国际义务,承办了第3届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峰会、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国际残奥委会2011年全会、第4届反基因和细胞兴奋剂研讨会、第8届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项目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和不同的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奥运会本身只有16天赛程,我们不能把它的影响力局限在这16天之内。我们需要从赛前准备阶段就开始着手,在整个赛事举办过程中聚力迸发,在赛后遗产传承中持续推进,讲好北京奥运故事。
十年来,北京2008年奥运遗产传承在奥运精神传播、场馆开发利用、城市管理运行、造福市民百姓、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都结出了累累硕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奥运遗产而感到自豪。”巴赫先生在专门发给北京奥促会祝贺北京成功举办十周年视频中说。(记者高晓东 芦垚 特约撰稿人杨乔乔)
-
奥运留影“迟到”十年后找到主人
黄新说,十年前他为照片上的奥运场馆建设者拍摄了两张照片,但在随后邮寄照片时,照片却多次被退回,这两张照片便只能一直留了黄新的手上。北京奥运十周年,他希望能通过网络找到照片里的主角,此次寻人随后被媒体和热心网友接力转发。2018-08-11 08:05:45
-
“传承奥运·展望2022”奥运文化主题展亮相鸟巢
时值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周年之际,“传承奥运·展望2022”奥运文化主题展日前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金色大厅亮相,并对公众免费开放。2018-08-10 16:46:31
-
带着奥运十年的自信创造下一场辉煌
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慨中,人们蓦然发现北京奥运会距今已整整十年。2018-08-10 08:55:45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