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8月27日电 题:江西宜春:“技术型新农人”成乡村产业发展酵母
新华社记者秦宏
记者日前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采访发现,“技术型新农人”已成为促进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酵母,使乡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并吸引更多资金和“智力”投向乡村产业。
“太子参种得好,这荒山一亩能有五六千元收入,对村民还是有吸引力的。”袁州区渥江镇江丰社区太子参种植能手黄春根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有十几个年轻人主动找他学习技术,加入了种植队伍。
黄春根从2014年开始种植太子参。此前,他在贵州认识了当地太子参种植基地的技术能手,通过考察引进了种苗、学习了技术回乡种植。经过不断实践和外出学习,他成为远近有名的种植技术能手,种植规模达近200亩。目前,除了本村,他还在江西萍乡市、宜春市其他县带动了一批种植者。
进入袁州区金瑞镇庙前村,一架架紫红的葡萄让人垂涎不已。“现在村里已经租不到地了,许多年轻人都去附近县租地种葡萄。”同样是种植能手,庙前村易炳耀种的“甜韵葡萄”,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吸引了不少批发商上门订货,也带火了村里的葡萄产业。
今年41岁的易炳耀从2009年开始学习葡萄种植技术。由于喜欢钻研,他种出的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利润也高,最高每亩可赚六七千元。目前,他又增加了无花果、柚子、石榴的种植,其中无花果每亩利润可达上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庙前村近八成村民都在从事水果种植业。
记者采访发现,“技术型新农人”的涌现不仅壮大了乡村产业发展规模,还起到了农业产业技术与社会资本等资源结合的纽带作用。
“6个不同行业的股东投入,看中的就是我的专业技术。”宜春市金土地油茶苗木公司负责人易细平说。2009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易细平一直从事经济苗木培育和种植管理工作。2012年,他加入当地一家农业产业公司负责高产油茶种植和经济作物套种项目,由于技术过硬,项目市场前景诱人,成功吸引了众多股东的投入。
与易细平受到资本青睐不同,从建筑工程行业转行做农业的宜春市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桂生,则在自主种养形成规模的情况下,主动“引智”,开启产业升级发展之路。
“今年我找宜春学院的专业人员商量,他们负责产业规划、技术和市场推广,我负责资金和具体实施,一起发展田园综合体,双方一拍即合。”刘桂生告诉记者,今年他还准备流转1000多亩土地,并吸收村民入股。
袁州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政府应重视“技术型新农人”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断从技术培训、智力支持等多方面给予其扶持,以带动更多农民和社会资源投向乡村产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