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家国团圆梦融入中华复兴梦——传统文化学者谈中秋节的时代内涵
2018-09-18 10:54:0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家国团圆梦融入中华复兴梦——传统文化学者谈中秋节的时代内涵

  新华社记者 周玮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每每看到中秋圆月,我们会想到家人,想到故乡,想到亲友……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浓浓人伦情义,沉淀在中国人意识里的中秋团圆意涵,成为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

  戊戌年中秋将至,让我们来听传统文化学者话家国说团圆。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古时没有日历,人们以观月象数日子。在观象和欣赏中人们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于是中秋节就选择了八月十五。

  民俗学者李汉秋说,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源于大自然节律的节日,人们总要充实进社会伦理的内涵。中秋在岁时节日中尤重团圆,古代就称它为“团圆节”。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圆”。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的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团圆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与时令瓜果是中秋节令食品,人们以家庭团聚的形式,分享劳动成果。月饼是民间享受节日亲情的又一重要物象。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说,明清以来民间社会中秋节馈送月饼习俗流行。当代社会,传统中秋节俗中保存最完整的是馈送月饼的节俗,月饼成为中秋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将中秋节称为“月饼节”。“将月饼放在中秋节俗文化环境中,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让它充当精神的载体,分享亲情与友情。”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社会上下普遍流行的节俗。在萧放看来,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在明月照天的情境中,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赏月节俗在今天尤有意义。人们利用难得的秋天明月,素心对月,各抒情怀,对于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是一次精神洗礼。

  月圆之时,汉族“摸秋”,湖南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台湾高山族“托球舞”……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在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形成了以中秋节为核心传统的符号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以生活为基础的知识谱系,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说,生活在同一个社区、村落的不同民族共享中秋带来的欢乐,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秋节是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节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中华儿女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产生心灵共鸣,形成心理凝聚。“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李汉秋说,家国团圆的愿景是中国人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

  秋收季节,五谷丰登;中天圆月,秋香万里。国庆节与中秋毗邻,联称双节,传统与时代融合,普天同庆。“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家国巨大变化耀人眼目,中秋节庆成就的内容丰富非凡。”李汉秋说,国人的中秋愿景眼见一步步愈来愈融入现实,家国团圆梦融入中华复兴梦,可谓天上月圆,月下饼圆,人间梦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程瑶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深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深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古梯田上的丰收打谷节
古梯田上的丰收打谷节
草原天眼测苍穹
草原天眼测苍穹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学家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学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911234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