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吉林汪清:一条抗联路 三代传承人
2018-09-18 13:00:0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春9月18日电(记者胥舒骜 刘硕)在吉林省汪清县城郊不远处的密林中,有一条蜿蜒入山的抗联路,通向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今年已经71岁的退休干部金春燮经常在这条路上来回奔波。

  提起金春燮,汪清人都会竖起大拇指。2005年以来,金春燮个人筹款在汪清境内为革命英烈修建了87座纪念碑、9座烈士雕像,主持撰写了100余万字的教育资料和2万余字的朝、汉双语碑文,协调建造了包括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在内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本该乐享天伦的老人在奔波中度过了十多年,坚持不懈地传承抗联精神。

  “当时心里是真着急啊!”金春燮告诉记者,汪清县境内在抗战期间发生过100多次战斗,有600多名英烈为国捐躯,其中包括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这样的民族英雄。但金春燮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发现,一些孩子居然对当地的抗战历史知之甚少。

  更触动金春燮心灵的是他第一次见到童长荣之墓时的情景。“一个土包,几缕荒草,抗日名将居然连个像样的墓地都没有。”金春燮说,“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抗日英烈们树碑立传。”

  为了筹集资金,金春燮顾不得面子,托朋友、找关系,去一家家单位和企业“化缘”。“刚开始还有些思想顾虑,但一想到童长荣27岁就把生命献给了解放事业,我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他说。

  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金春燮都会亲自上阵,丝毫不畏严寒酷暑。抗联遗址大多位于山沟里,汽车进不去,他就徒步穿密林、过草丛。“被蜜蜂蜇过,被蜱虫咬过,但能把纪念碑建起来比什么都强。”金春燮说。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年都会接待数以万计的访客,闲不住的金春燮在这里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我的身体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腿脚也不行了。”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金春燮有些忧虑,但他说,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就会一直讲解下去。让金春燮欣慰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的队伍中。

  汪清县关工委副主任任克学就是其中的代表。2015年,金春燮被评为“时代楷模”,37岁的任克学深入了解金春燮的事迹后被深深地打动了,主动从党委部门调到了金春燮的“麾下”。“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年纪轻轻就去关工委‘养老’。”任克学说,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拔草、盖房、立碑、写稿子、做网站,任克学既干脑力活,又干体力活,逐渐把接力棒从金春燮的手中接了过来。“每一次的讲解都有新收获,当初不理解我的人现在都开始羡慕我。虽不能像先烈那样抗战救国,但也能用余生让抗联历史被更多人所铭记。”他说。

  如今,任克学正在培养抗战精神的下一代传承者,他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任薪蓉也在金春燮和父亲的影响下,成了一名出色的少儿讲解员。“童长荣身染重病依旧坚持指挥战斗,直到他牺牲的前一刻……”每逢节假日,任薪蓉清脆的声音在根据地遗址响起,讲述着那段不屈的抗争史,也传递着宣传抗战精神的不灭火种。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宙超
相关新闻
  • 不忘初心使命 永葆家国情怀——品悟革命烈士陈觉与妻书
    在这些英雄先烈中,有这样一对平凡而伟大的革命伉俪——陈觉、赵云霄,他们志同道合、并肩作战,既是亲密伴侣,也是革命同志,更是真挚战友,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生命的绝唱。今天,就让我们向英烈致敬,一起来重温他们的“生命绝唱”。
    2018-09-17 16:45:08
  • 替烈士尽孝20年:一个老兵与他的十六位“母亲”
    10位烈士母亲的亲笔信,100多封洋溢着亲情的家书,被珍藏在标有每位母亲姓名的文件盒内,整齐摆放在天津银座集团拥军办公室的展示柜里。20年前,退伍军人王贵武,怀着对’98抗洪烈士的崇敬,认下10位烈士的妈妈为自己的母亲,立誓替烈士们尽孝,用军人的气魄和担当,为烈士家庭撑起了希望。
    2018-09-09 07:49:20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深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深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古梯田上的丰收打谷节
古梯田上的丰收打谷节
草原天眼测苍穹
草原天眼测苍穹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学家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学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344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