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27日电(记者孙仁斌)家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的赵立明27日一早就出门了,他要赶到镇上的玛瑙城备货。这一天是第十三届中国玛瑙文化旅游节开幕的日子,“今天游客肯定很多,早点开门,多卖点货。”
七点多,赵立明来到福光玛瑙城自己的摊位,铺开一张白色的毛毯,从大旅行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他制作的玛瑙手链、各种形状的玛瑙吊坠等饰品和一些人物、花鸟的玛瑙摆件。“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我自己制作的。”赵立明说。
不到八点,游客已经三三两两走进市场“淘宝”,不少手拿自拍杆的游客还做起了网络直播。
卖货的间隙,34岁的赵立明向记者讲起他的经历:22岁那年,他跟着村里的农民工到北京找活计,在一家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漂”了四年;后来辗转到省城沈阳,在一家纺织厂做工,这一干又是四年。工作累点苦点还能忍受,异乡漂泊的孤独感让他备受煎熬。
这几年,家乡阜新的玛瑙产业发展很快,阜新玛瑙雕刻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玛瑙制品产业和销量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产品远销到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赵立明的老家十家子镇也因玛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
经过一番思考,赵立明决定回乡创业。拜师学了两年玛瑙雕刻工艺,有了基础,他先是在别人的工作室当学徒,有了一些积蓄后,他就自己买原料回来雕刻一些小件销售,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摊位。如今,靠玛瑙雕刻和销售,赵立明一年可以收入五六万元钱。
“小时候镇上就有师傅做玛瑙雕刻,没想到,我也能靠老辈儿传下来的手艺吃饭。”赵立明说。
玉龙弘艺雕刻厂负责人曹辉是一名80后的大学生,2009年从青岛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在青岛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学习玛瑙雕刻技艺。经过努力,2016年,曹辉被中国玉文化研究会评为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我希望能够把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相融合,让阜新的玛瑙产品走入更多普通百姓家庭。同时也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除了招募懂雕刻技术的农民和青年人到自己的雕刻厂工作外,曹辉还打算成立自己的设计团队,开发玛瑙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玛瑙产品的附加值。
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士学介绍说,经过集中培训,目前全市共有玛瑙产业从业人员约6万人,上下游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2017年玛瑙市场成交额30亿元,已带动超过3500户贫困户脱贫。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