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0月8日电(记者杨知润)60岁的老孬终于如愿成了一名旁听生,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起了果树管理技术。
老孬真名梁山林,他的家乡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山秃、人穷、观念旧。“两间石头房,锅里没有粮,红柿拌麦糠,朝有夕难保。”老孬用四句顺口溜概括曾经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开始治山、种果树,穷怕了的村民纷纷承包山场种苹果。
满山的苹果树让岗底村民摆脱了贫穷。然而,由于技术落后,苹果品相差、卖价相对较低。2000年后,为了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村里开始定期组织系统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老孬媳妇很上进。每次培训,媳妇死拉硬拽,把老孬“逼”进教室。谁知他听了十分钟就跑了。对此,老孬还有“孬理”:“闭着眼也能弄好果树,还用听他们讲?”
经过培训,岗底村先后有19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老孬二十出头的闺女也拿到了初级证书。今年,岗底再次组织“扫尾班”。此时的老孬已60岁,按道理应该颐养天年了,但他却动了考证的心思。
“爹,我和俺娘都掌握了技术,您听俺俩的就行。”闺女说。老孬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早晚得叫你俩听我的。”
教室门口有人看着,不让他进,他就蹲在门口竖着耳朵听。别人课间休息,他趁机跑到老师跟前问问题。老师看他学得如此认真,便允许他旁听,但年龄偏大,不能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老孬变化很大,过去他因循守旧,甚至‘对抗’科技,如今,他成了科技的忠实拥趸,主动宣传科学管理技术。实现乡村振兴,咱农民是主体,农民必须要懂农业。”
多年的实践操作加上系统的科学管理知识,虽然没拿到证书,但老孬的果树管理技术在十里八乡也算数一数二了。现在,他除了管好自家的果树外,还经常被外村果农邀请去“讲课”。
有了科技支撑,岗底苹果形成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每亩苹果比别人增收5000元。如今的岗底早已甩掉“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们纷纷住进小洋楼、开上小轿车,截至2017年底,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