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0月15日电(记者 王朋)过去,马成明种玉米卖不上价,养牛饲料价格又高。如今,“粮改饲”让秸秆变饲料,解决了老马这个困扰,不仅带来牛羊养殖成本的大幅减少,还提高了畜产品品质、增加了收入。
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赵家乡,道路两旁的田地里和村头的空地上,一个个白色和蓝色的“大球”格外引人注意。
“这些都是刚打包好的饲料草包。”赵家乡墙头村村民马成明说,眼下正值饲草收获季,他已经把家里的6亩玉米全部加工成了青贮饲料。“再过一个多月,家里的牛羊就能享用这些‘美味’了。”
青贮饲料,就是将玉米棒连同秸秆一起粉碎,经过发酵变成饲料,能储存1到3年。“粮改饲”就是推广青贮玉米种植,把收粮食变成收饲料。
“过去家里6亩地一直种玉米,一家6口人被‘栓’在了地里,一年下来也就7000多元收入。一头牛一年的饲料成本两三千元,种一亩玉米的收入还不够一头牛的生活费。”马成明说,为了满足一家生计,他想到了外出打工,可是家里劳力不足,外出打工地就荒了,牛羊也少人照顾,他不放心。
去年,乡上开始推广“粮改饲”,马成明疑惑,把新鲜的秸秆连同玉米直接粉碎打包做成饲料,不会发霉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马成明在当地政府和农业合作社的引导下,只把2亩地的玉米打成了青贮饲料。没想到,这2亩地的青贮饲料不仅没有发霉,养殖成本还大幅下降,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马成明说,一亩玉米可打包成4吨青贮饲料,今年他把家里剩余4亩地全部做成青贮饲料,可以满足10头牛、100只羊的养殖需求,不用再额外花钱买饲料了,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养殖成本下降了,牛羊吃了发酵的饲料,生长势头更好,畜产品品质也提升了。马成明说,“粮改饲”的青贮饲料是优质饲草,经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乳酸,牛羊不仅爱吃,还减少了肠道疾病的发生,畜产品品质有了保障。
临夏州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产业发展薄弱,当地农户素有牛羊养殖的传统,养殖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临夏州政府数据显示,目前临夏州牛存栏量45万头,羊存栏量300万只,“粮改饲”种植面积29.9万亩,预计加工优质饲料247万吨。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