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银行业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
作为一家专注于一站式包装供应链的创新型互联网公司,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今年从工行拿到了一笔500万元的贷款。
“这是一家轻资产企业,缺少抵押物,当前盈利也不是很好,但我们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特点后,认定该企业为优质科技型小企业,通过免担保纯信用的方式,为其完成500万元贷款的审批和发放,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工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白雪表示。
贷款投放加速、投向结构优化、产品创新不断……当前,我国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1至8月份,我国累计新增贷款1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贷款总量增加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显示,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829亿元;对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贷款同比增长2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个百分点。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加强对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通过降准置换、定向降准、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在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面对银行机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的情况,监管的“指挥棒”频频发力。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合理确定市场化债转股风险权重、指导银行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办法等,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举措,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在强力治乱象‘堵旁门’的同时,我们通过调整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多渠道补充资本等‘开正门’的方式,提升银行业更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
监管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主动作为、挖掘潜力。今年1到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置8000多亿元不良资产,为支持实体经济腾出了更多信贷空间。同时通过债转股的形式,将对企业的信贷资金转为债转股实施公司对企业持股,目前债转股签约金额已有1.7万亿元。
各大银行结合各自业务优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力。上半年工行项目贷款新增2105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的65%。6月末,建行在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近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亿元。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跟进重点项目超过600个,提供授信支持约1159亿美元。
农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主要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领域,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围绕扩内需、调结构,加强对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新动能领域的支持。
银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也要防止企业过度加杠杆。今年6月份,银保监会部署银行业开展联合授信机制试点工作。通过该机制,银行共同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把脉,给予合理的资金支持,防止企业盲目扩张,特别防止企业到不熟悉、非核心主业的领域扩张,避免推高杠杆率加大债务负担。
应该看到的是,当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渠道不够畅通、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分类不够准确、银行考核机制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等。
“我们将不断出台政策措施,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督促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督促行业压降存量风险,确保将增量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肖远企表示。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