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0月18日电 题:特写:陶瓷集市里来了一群文化使者
新华社记者高皓亮、吴锺昊、田耘
春、秋季到瓷都景德镇陶溪川赶“春秋大集”,这两年已成为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一大盛事。
每到开集,陶溪川文创街区的街道上就会摆满售卖陶艺作品的摊位。这一次秋集开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艺术家摆出600多个摊位。许多“淘宝者”跻身其中,精心挑选瓷器。
法语、英语、日语、韩语……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夹杂着不同国家的语言。不过,不会外语也不用担心无法交流,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位高校学生翻译志愿者。
他们中有的是外语专业的“正规军”。比如20岁的周佳鹏是景德镇陶瓷大学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为比利时的陶瓷艺术家吕多做翻译。
有的学生并非外语专业,也热忱做翻译志愿者。陶瓷绘画专业的陈怡因曾到韩国一所高校交换学习,这次专程来“春秋大集”,在韩国高校师生的展位前帮忙。有顾客对一只瓷器高脚杯产生了兴趣,向陈怡因打听它的用途。
“赵,金色在中国文化里有什么含义?”荷兰艺术家扬好奇地问老朋友——中国学生赵文佳。去年景德镇举办第一次“春秋大集”时,赵文佳就给扬和他的夫人及大学老师埃伦做翻译,因此结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现在,三位荷兰艺术家只要到景德镇,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她。
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让这些外国艺术家有点跟不上节奏,他们发现来逛集市的顾客很少带现金,都习惯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我们还没有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支付方式,只好请赵帮我们收钱。我们是朋友,我们相信她!”埃伦边说边比划,表达着他们和赵文佳的深厚友谊。
“在他们看来,作为陶艺家一生一定要来一次景德镇。”不仅仅是帮忙介绍作品,一旦有媒体前来采访,这些热心的翻译志愿者又充当起“新闻发言人”,帮助外国艺术家表达对景德镇瓷器的热爱和向往。
来的次数多了,一些艺术家也能应付自如。
子弹、战士、铁丝网……看见一位顾客拿着自己的反战题材瓷瓶看了又看,面露疑色,澳大利亚艺术家迈克尔主动打招呼:“你好!”然后迅速指了指摊位一角插了几朵花的样品,示意这其实是一只花瓶。看见顾客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得意地向记者耸了耸肩。
不论是哪国人,说何种语言,微笑是开启交流的最好方式。在这个以陶瓷为媒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集市上,记者看到,只要面带微笑,用心聆听,就能够相互理解,传达善意。
相关阅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